围绕在今年前三个月基金人员的关键词,无非是“变动”二字。
4月7日,有两家基金公司分别发布关于增聘基金经理的公告。其中,天弘基金增聘高喜阳,与吕宜振一同管理天弘精选基金;而民生加银内需增长基金则增聘蔡锋亮为新任基金经理,与陈东共同管理。
高喜阳、蔡锋亮在被增聘为基金经理之前,都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让老人先带带新人,现在基金经理在行业内比较稀缺,人才培养的速度跟不上新基金发行的速度。”
快速的基金发行,将很多此前缺乏基金经理从业经验的新人推向前台。根据阿尔法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57只(债券A、B、C、分级基金不同份额均分开计算)新基金产品发行,其对应的基金经理人数共达48人。其中,之前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有7位,管理11只基金。
快速发行催生“新丁”
统计数据显示,进入4月以来,共有14只基金正处于发行期。而在14位新上任的基金经理中,就有此前从未担任过基金经理的“新丁”。
比如,成立于2011年4月1日的华富量子生命力股票基金,其基金经理是朱蓓。据资料,朱蓓仅有三年证券投资研究、保险公司投资从业经历,曾担任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量化投资部助理投资经理。
根据阿尔法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发行基金的48名基金经理之中,就有7名“新丁”,所占比例约为15%。如果从今年基金经理更换的整体情况来看,晨星数据显示,今年共有29位此前从未担任过基金经理的“新丁”走马上任。
造成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是,从去年以来,新基金一直处于快速发行的节奏中。“原本以为要到5月中旬才获得的批文,现在就已经拿到手了”,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监管部门对新基金审批的速度已经远高于基金公司的预期。而业内人士预测,今年获批的基金产品总数可能突破200只,创出单年发行的新高。
“现在是1000只基金,很快基金数量会突破1500只,基金经理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阿尔法基金研究中心研究主管庄正向记者表示,基民要习惯“新手”基金经理,不是说要逢新就买,而是先让他做业绩,业绩出来再帮它做规模。
庄正表示,面对这一情况,基民可以选择买“老”基金经理管理的、买“大”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一方面,缺乏人才在小管理公司表现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国内基金管理行业行业集中度还是比较低,大公司在投研、基金经理培养上会投入更多,为了通过业绩占市场份额。
多招应对人才荒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坦承还是会购买资深基金经理管的产品。“我觉得对于很多新任的基金经理,还需要有个长期观察的过程。”
持有这一观点的基民人数众多,很多基民选择用脚投票。华富量子生命力股票基金的募集金额是2.93亿元,这一募集金额为2011年以来的新低。
尽管明知新人上任对基金募集和份额稳定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但基金无法可想。基金公司在人才的选择上捉襟见肘,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基金公司的人才储备尤为缺乏。
“基金审批通道打开了,公司也在争取多发基金,但是相对应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都跟不上。” 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
这使部分基金被迫放缓基金发行的节奏。有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今年新基金发行数量比以往都多,但该公司不会占满全部审批通道,因为在人员配备上很难跟上新基金的发行速度。甚至有基金表示:“我们今年的思路是重业绩,轻发行,业绩是第一要务。”
另外,基金也想出各种“招数”来吸纳人才。有的选择通过猎头,有些进行内部员工有奖赏推荐,也有公司内部岗位自荐等。“公司曾向内部员工征集基金经理、研究员推荐,成功推荐后的奖赏有上万元。”有基金人士透露。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