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4月9日,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建设项目在北京顺义全面启动。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右)接受记者采访。
新华网2011年4月10日报道 4月9日,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建设项目在北京顺义全面启动。这是继3月29日发布自主品牌微客威旺仅仅十余日之后,北汽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又迈出的关键性一步。由此,北汽自主的“动静”越来越大,自主品牌建设进入核心层面。
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产能将达30万辆
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坐落于北京空港经济开发区。根据规划,该基地占地面积106余万平方米,总投资额41.23亿元,项目涵盖轿车整车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未来,该基地主要生产基于萨博平台的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
按照计划,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一期工程规划总建筑面积35.11万平方米,预计到2011年底就将形成15万辆的生产能力,首款中高端车型也将在年底下线;二期工程将于2013年完工,实现年产30万辆的生产能力。
据介绍,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将以萨博欧洲工厂为标杆,打造世界级汽车工厂。在生产制造上引进世界顶尖的制造技术、生产设备线。
“把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建设成为一个高质量、高水平,定位国际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工厂。”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表示。
“两条线”撑起北汽自主乘用车体系
在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建设项目启动现场,徐和谊非常自信地向记者描绘出了未来自主乘用车的发展战略和蓝图,即轿车和越野车“两条线”一起发展,在“十二五”实现大约90万辆的市场占有量。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发表致辞
“在乘用车产品结构方面,我们主要是有两条线。第一条线是轿车,即在收购萨博品牌的基础上打造中高端产品系列,”徐和谊称。
在轿车领域,受制于自主研发实力,北汽一直没有推出自主品牌车型。2009年,北汽收购萨博获得的整车平台和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无疑为北汽集团研发自主品牌乘用车增添了极具分量的砝码。
目前,北汽集团依托萨博技术,建立了三个整车平台,并完成第一款基于萨博技术的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C70G的样车试制,预计今年年底这款车就能够实现整车下线。同时,基于萨博技术、自主开发的C50E和C60F两款中高级轿车的研发工作已经启动,预计将在今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徐和谊告诉记者,“另一条线就是越野车的发展。北汽将继续发扬作为越野世家的优势,充分利用在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积淀,在越野车市场取得更高的发展。”
在越野方面,北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越野车人”,从二十年前在大街上招摇而过的北京212,到后来与克莱斯勒合作风靡一时的JEEP切诺基,再到重整旗鼓后的北汽推出偏重军用市场的勇士和进入民用车市场的域胜007,都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悉,“北汽版牧马人”北汽B40将于今年九月上市,目前新车测试工作已基本完成。
国内、国际布局 北汽发力“十二五”
在发布会现场,徐和谊还向记者透露了北汽“十二五”发展规划。徐和谊说,北汽在“十二五”期间发展主要遵循两条主线:第一,调结构,即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第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