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
“野鸡学校”充名校

惬意的留学生活不是每所学校都可以
在西方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资质较好的学校包括私立学校都很看重声誉和质量,学生入学要求相当严格,学生往往需要参加多种科目的入学考试,录取难度大,绝不是有钱就可以上的。
某些中介虚假介绍学校情况,有的甚至还误导称:只要上了所谓“预科班”,就不再需要考试就可以轻松进大学。有的中介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把国外语言培训学校说成是进入大学的必由之路和捷径,把只有几间房子、几个教师的“小作坊”,几人合办的随时会因生源不足而关门倒闭的“野鸡学校”,也吹嘘成是跨入大学门槛的必经之路;有的中介故意混淆学校的性质,回避关键性问题,将与世界名牌大学没有任何关系的语言学校说成是正规学校或正规预科学校;有的机构明明没有学历学位的授予权,却也要狐假虎威,以“分校”、“分部”自居,打出“名师教授、授予MBA学位”等幌子,误导和欺骗消费者。有的中介还在中文翻译上做文章,将国外的专科学校“College”翻译成为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或者翻译成大学的下属学院“School”;将 “Diploma”证书翻译成为学位证书“Degree”等。因此,留学人员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搞清楚学校的性质和资质,安全迈出留学第一步。
陷阱二:
“境外服务费”猫腻多

很多收费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通过留学中介办理出国留学的,出国前一般需交两笔费用:中介服务费和境外服务费。前者是明码标价的,但后者“学问”就大了,有事前不透明、事后说不清之嫌。
关键有两点:一是在办理过程中,中介事先故意不说明这些费用的真实用处。当留学当事人感到这笔费用并没有花在自己身上,国外现况与出国前留学中介承诺的有很大出入而产生疑问并想要讨个说法时,这时中介则会递上一份少则十几项、多则几十项的境外服务收费项目的清单,清单上除学费外还会罗列出事先未知、且名目繁多的服务费。二是中介代向外方学校交纳的费用中,是否全部交给对方,其中用在留学当事人身上的又有多少,这些是否都合乎有关法律程序或者说合乎国际惯例,交钱后又能否及时拿到正式有效的收据等,这些重要问题一般事前很难考虑到,事后也很难核实。有的留学当事人到国外才发现学费并没有那么多,白交了不少冤枉钱,但这时想要追回已经晚了。所以,留学当事人交纳每一笔费用时,一定要搞清楚用途,是否需要这么多,千万不要忘记索要正式收据、发票,因为一旦出现问题打起官司,这些收据和发票都是重要的凭据,否则即使诉诸法律也无法挽回损失。
陷阱三:
警惕网上“免费”骗局

不要一心只想着留学而被骗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