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1月8日拍摄的广州亚运城运动员村视野开阔。 (资料图片,记者邱伟荣摄)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总建筑量不会增加有拔高也有降低旨在优化城市空间环境
广州日报4月11日讯 针对近期社会较为关注的亚运城“拔高”问题,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将严格保证亚运城未开发地块总的建筑量、容积率不会增加。目前,市规划局正将收集到的意见进行汇总,采纳合理有效的意见,按照不增加容积率且优化城市空间环境的原则,严格把关,保证建设一个美丽宜居的亚运城。
建筑高度可以调整
土地出让时已明确
3月16日,广州市规划局官方网站“规划在线”发出批前公示:亚运城地段自编号D地块建筑限高从120米增加到170米,“拔高”了50米。使该地块拥有六栋56层超高楼、两栋52层高楼、两栋48层高楼、三栋38层高楼。公示文件也表示“(包括容积率在内的)指标均未超出原规划要求”。
亚运城要“拔高”引起了高度关注。对此,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其实该项目在土地出让时已经明确,未开发地块的建筑高度可以进行调整。”记者查阅发现,在市规划局发给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的《关于亚运城整体出让项目规划条件的复函》中提出“下一步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时,若要作适当调整,必须以满足第一、二点的要求不变(即容积率及各类型建筑面积不变)和优化城市设计空间结构为前提,各地块规划指标以最终批复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为准”。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设计条件对于未开发地块的强制性指标——如控制建设量的容积率、公建配套及绿地率等,是属于明确限制并严格控制的刚性指标,但对于高度等部分指导性指标没有做强制性要求。这主要是考虑到亚运城地区赛时利用和赛后开发兼顾结合的特殊要求,便于在亚运结束后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时,充分发挥设计的创造性,增强空间优化的可能性。
限高提升占地减少
绿地空地增加一成
对于公示文件中说的,“(包括容积率在内的)指标均未超出原规划要求”,不少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怀疑:“如何能在增加建筑高度的前提下,再保持容积率不变?”
对此,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里面可能有些误解,部分业主所担心的‘增加高度必然会增加容积率、增加建设量,继而导致居住舒适度降低’的情况肯定不会出现。本次市规划局对高度调整申请的审查也是紧扣设计条件,即首先是要满足容积率也就是总建设量不变。所以,市规划局将在这个方面严格把关,请业主放心,也请市民和媒体共同监督。”
记者在规划方案中看到,D地块限高提高后其楼房的数量减少了;也就是说,根据原先的规划,该地块修建的住宅不止13栋。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总建筑量约等于建筑占地面积乘以层数,具体到D地块,在容积率不变的情况下,建筑高度提高后,建筑占地面积减少了20%,绿地、空地等开敞空间增加了10%。
有的地块要“拔高”
有的地块会“降低”
在市规划局复函中可以看到,广州亚运城总用地面积273.723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438万平方米,其中赛后保留已建面积106.65万平方米,赛后新建面积331.35万平方米。可以看出,亚运城还有大量地块未开发,这些地块未来如何建设成为关注焦点。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