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城商行发展论坛第十一次大会上,银监会银行高层警告“再发‘齐鲁银行’大案将成灭顶之灾”。CFP供图
日前召开的全国城商行发展论坛第十一次大会上,147家城商行董事长、行长与银监会及来自各省、直辖市银监局负责人,就城商行如何“严防案件风险,坚守风险底线”进行了深度对话。银监会主席助理闫庆民强调,部分城商行现在体大质虚,当前正面临国内外金融环境新考验,如何平(博客)稳过渡达到监管高要求,是当前城商行需要集体应对的难题。
银行监管二部主任肖远企指出,城商行经过15年发展特别是近两年快速扩张后,现在应该降温,至少在十二五期间要严控扩张。
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副主任蔡江婷警告说:“银行风险具有相互传染特性,一个案件发生后如果处理应对不好,就会出现全行业声誉风险,再发‘齐鲁银行’大案将成灭顶之灾。”
银监会高层首次高调提出,城商行也要引入市场退出机制。
为什么对城商行“苛刻”
“当前经营业绩逐渐向好的背后,还隐藏着很多隐忧。”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主任肖远企在发言中表示,仅从监管和经营数据上考量,城商行在2010年上交的答卷算得上可圈可点。
据其介绍,截至2010年末,全国147家城商行资产总额为78526亿元,在全国银行中占比8.53%,增幅为38.25%。各项存款余额突破6万亿,在全国银行中占比8.29%,几乎与资产总额所占比例相当。
虽然上述业绩喜人,但北京一位参会专家谨慎表示:“全国147家城商行中,真正达到‘良好银行’标准的不超过30家,更多城商行当前还处在重规模发展、轻内控管理的粗放经营模式中。”
肖远企强调,在中小银行流动性普遍紧张情况下,银监会最关心单个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水平如何?银行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是否处在良好可控水平?
肖还向透露,从2011年6月份开始,银监会将对城商行的“存贷比”进行月均考核,对流动性实行月末考核,严查普遍存在的虚假贷款现象。他一语破的:“银监会这样‘苛刻’城商行,就是因为你们家底小、抗击风险的能力弱。”
多数大案事发存单质押
蔡江婷在在专题报告中重点谈及齐鲁银行大案。在她看来,这是中国城商行15年发展历程中最大的至今还在流血不止的伤口。
“有句话叫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可我们做到了吗?”蔡江婷话锋突然一转:“不幸的是,各位在座的董事长和行长们,就在上个月,一家城商行又发生了一起千万以上的大案,犯罪嫌疑人用假房产证骗取银行贷款。”
蔡江婷指出,在齐鲁银行案件中,关键在于所有风险防线形同虚设,对本行的存单质押业务从未开展过专项审计,风险管理、核规等部门也从未提出过疑问。
“其实银行有对50万以上的大额存单进行排查的制度,但在实际中对开户、对账等方面的疑点,并未深究,最终酿成抹黑全行业的大案。”大会披露,齐鲁银行此前也出过类似案件,但高管采取的是不报案、内部私了的处理办法。“把钱把手续补上就完了,最终才导致惊天大案。”
蔡江婷透露,齐鲁银行的致命错误在于,对普华永道提出的“该行存单质押贷款业务中可能存在风险”并未引起重视,“全球权威机构提出的专业意见,银行董事会和高管层都没引起重视”。
蔡江婷进而提醒在座的147家城商行,齐鲁银行案发生的实质就是对方100%利用本行的存单质押,贷款风险为零,不需要资本,而且还实现了存贷款的同步增长。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