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房产的其他话题……

返回房产……


我收藏的爽吧……


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今年一线城市新房要降价

1 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今年一线城市新房要降价
babywode2011-04-16 00:25:45 发表
黄露施永青

" src="" uniqueidforntes="33">黄露施永青
对话
施永青,中原集团创始人,中国地产代理行业“教父级”人物。30多年时间,中原地产已发展到旗下员工3万多人,进驻到内地30多个城市,2010年营业收入达到83亿港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地产代理公司。
退休之后的施永青仍然是个大忙人,跟他的邀约从3月底一直持续到4月中旬。在香港中环新世界大厦22楼,南都记者见到了这位地产代理行业的泰斗。他的办公室正对香港半山豪宅区,光线十足,视野开阔。两小时时间,谈市场、谈调控、谈管理、谈房价。他有问必答,思维缜密,风趣幽默,“招牌式”微笑始终挂在脸上。
谈扩张
“母亲生完小孩,第一件事是剪脐带”
南都:如果进驻到一个新的城市,中原能容忍分公司多长时间不创造利润?
施永青:中原开新的分公司没有硬性指令。头两年活下去就好,两年之后再两年,如果还是没有起色那就有问题了,要么关闭,要么换人。我的特点是慢,慢能给人尝试更多时间,能耐心等待瓜熟蒂落。
南都:对企业领导人来说,慢是一个好事情?
施永青:当然!公司小的时候做决定要雷厉风行,但公司壮大了就要“无为”。公司强大之后,领导人慢慢做决定、慢慢地看事态发展,才安全。
南都:在城市扩张的决定上,中原的规则是什么?
施永青:如果要去新的城市扩张,条件是你在这个城市排名已经做到NO.1.我们派出分公司的功能是繁殖,但繁殖是有前提的。你是好种才给繁殖,如果是坏种,繁殖起来会影响中原声誉。
南都:很多大型企业外地扩张,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
施永青:因为大的公司流程规范化,有条款、路线图、时间表,其实这反而不利于分公司发展。中原现在已经进驻到30多个城市,很多城市都做得很好。我们是有言在先的:在不同地方开分公司,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用本地的资源。我问他们:母亲生你之后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剪脐带!哪有母亲生了小孩后还带着脐带行走?必须剪断,你不能再靠我。
谈调控
“两招就能抑制房产投资”
南都:春节过后,内地更多城市出台了限购政策,您认为这一政策调控楼价是否有效?
施永青:越大的城市影响越大。房地产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自用,一个是投资。现在内地的大城市已变成投资功能变为主导,房价超越一般人的购买能力。唯一能使房价反映购买力的方法是不让投资者进来。但这样一来就破坏了房地产市场,因为在房地产市场,这两个功能都是很重要的。
南都:所以你不太认同用行政强制手段去限制购买?
施永青:我认为一部分新批的土地可以有销售对象的限制。新批的土地是国家拥有的,规定要卖给什么人,这是国家的权力。但对已经在销售的单位也限制,这伤害了物权拥有者的利益,也对市场造成很大扰乱。
南都:现在各个城市都出台“限价令”,你怎么看?
施永青:限价、限购都是会扰乱市场机制,会有后遗症的。
南都:那你的建议如何?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今年一线城市新房要降价
babywode2011-04-16 00:25:45 发表
施永青:其实要压房地产一点都不难,两招就能抑制房产投资。打击投机的最简单方法是对短期内买卖房产的收重税。这一招是香港、新加坡、台湾都在用的,效果很明显。如果半年内转让收税15%,一年10%,这样还有谁来炒房?而且这个税不是按你赚的钱的比例收的,不是内地的个人所得税,是你只要卖房就要收,不管你赚没赚。你只赚了5%,我也要收你15%.一定没得赚的事,谁会做?香港一出来交投量立刻下降了。
一条是打击投资,打击资源浪费,也就是收空置房的税。开发商的房子,半年之后还没卖出去的,征收空置税。这样就不会捂盘了。如果投资者买了不用,租也不租,只等升值,那就是打击对象。每年收10%的税,看你还怎么赚。
南都:那这个怎么界定房子是不是空置?
施永青:这有什么难?一个是要你自己报,一个是聘请人来查,查到了就重罚。请一个人看要多少钱?查到之后交的罚款一定养得起。同时政府也经常做抽查,发现漏报就重罚。
谈未来
“今年的资金会流向二线城市”
南都:您认为当前深圳楼市是否有泡沫?
施永青:当然有泡沫。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价格的泡沫,一个是供应量的泡沫。价格的泡沫是房价和购买力背离,供应量的泡沫是供应和需求背离。深圳好一点,因为人口增长,房子空置率还比较低,中国有的城市一半的房子都没人住,空城。
南都:房价经历多次调控仍然大涨,原因是什么?
施永青:最根本原因是在于分配体制问题。如果大家都有钱的话,房价会高,但不会如此高。普通老百姓没钱消费,造成产能过剩,而有钱人没处投资,资金难分流。你想一下,如果一个老板有10条生产线,其中有2条已经停工了,那他赚的钱会不会再投资建3条生产线?当然不会,他只能拿钱去买房、买股票、买黄金。
南都:现在这一轮行政干预是否会造成房价下降?
施永青:二手房会因为调控政策惜售,价格会在高位徘徊,但开发商的房子会降价。开发商今年的环境不好,有的公司负债比例达到60%-70%,开发商压力很大。均价不能判断,但会有开发商后一期的房子比前一期便宜。
南都:幅度怎样?
施永青:一线城市调多一点,二线城市因为有投资资金进去买房,压力会小一点。
南都:你更看好今年二线城市的楼市?
施永青:是的。因为政策原因,今年的资金会流向二线城市。所以国内的省会城市今年都会是不错的。
南都:你是否认同购买房产是抵御通胀的好方法?
施永青:房子、建筑物都会贬值,但土地不会。土地的价值取决于土地上人口的生产力。60年代,一亩田的地产1000斤,不值钱,但变成写字楼、商铺了就值钱了。在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投资地产仍然是理性的选择。
谈企业
“不赚小股东的钱,赚市场的钱”
南方都市报:中原经历了多次楼市调整,还能发展得越来越强大,诀窍在哪里?
施永青:我们用的是内部的力量。我们让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让他们能分享公司带来的收益。西方的说法叫“共同愿景”(sharedvision),但没有共同的利益,很难有共同的愿景,所以要让员工分享公司的利润。另外,我们的管理相对“无为”,让员工在工作岗位上有自己的空间。
南都:这是中原选择不上市的主要原因吗?
施永青: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原不上市也可以发展,内地的上市代理公司有易居、世联、合富,我看过这些公司的报表,我们的实力比他们更强大,去年中原总收入83亿港元,纯利润有13亿港元,进驻了内地30多个城市,员工2万多人,加香港有3万多人,1000多间分行。
南都:中原不上市的决定以后会不会改变?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今年一线城市新房要降价
babywode2011-04-16 00:25:45 发表
施永青:我不喜欢赚小股东的钱,我要赚市场的钱。把自己打扮一下去上市,吸引投资,是赚投资者的钱,把钱套回来再发展,我觉得这是很危险的事。如果你公司没有这个经营能力,钱到了也不一定是好事情。我们是有机发展,就像生命体一样让它自己长大。当然我们也有爆发的时候,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开分行如雨后春笋,但那是因为我们冬天储存了很多养料。
南都:内地不少中介代理公司都在谋划上市,对此你怎么看?
施永青:我不太热衷走资本扩张道路,我想做一个例子,就是企业不上市也可以做得很好。
谈利润
“员工、股东、发展,每块1/3”
南都:“无为”是要放权到地方,若地方大规模开铺需要报备吗?
施永青:不用!他们自己决定就好。我制定一套分配规则,分公司赚了钱,将利润的1/3给员工,1/3给股东,1/3用来再发展。只要留足6个月的发展资金,剩余的钱可以自由花。
南都:用利润扩张开铺,这个做法比较安全。
施永青:是的。中原也一直在扩张,但我们是要求用赚来钱的扩张,不会拿小股东的钱去做扩张。用自己的钱去扩张,风险是可控的。
南都:现在不少企业还是老板“一言堂”,到哪个城市发展,老板要自己去考察做决定。
施永青:我从来不去实地考察,有的分公司我从来没去过。区域是谁的,谁就可以决定怎么发展。大家分开来做决定没有风险,我一个人做决定才有风险。企业发展不能靠我一个人,要靠体制,靠大家认同的游戏规则。以前香港有员工问我,这个位置可不可以开分行?我回答:我一年也不来两次,我怎么知道能不能?如果以后这间分行做得不好,会说是老板点头的,我不背这个黑锅。
南都:但如果面对一些非常大的市场变化,如像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那要怎么办?这个时候老板要站出来指挥吧?
施永青:我们用的方法很原始,叫“大难临头各自飞”。遇到这样的危机我就派馒头,把馒头都派下去,让他们自己看着办。现在公司还有多少钱,全部分掉,哪个城市要撤出来,哪个城市要收缩,我不管。分好馒头后我会告诉他们,现在已经分封诸侯,如果有外敌来犯,兵临城下,你们的任务就要顶住,保护我,哈哈!
南都:这样的方法听起来很悬。
施永青:事实证明还是蛮有效的。四处飞的好处是,有些逃得掉,有些逃不掉。逃得掉的以后市场好了还能再繁殖。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