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文波(左)与蒋卫军

资料图:新年度开训以来,济空某飞行学院某团严格按照新大纲要求组织部队进行严训实练,掀起军事飞行训练新热潮。根据飞机飞行速度仅220公里/小时推测,事故机型可能是一架初教6教练机。

资料图:中国初教6型教练机
一次普通的飞机转场,却在空中遭遇发动机停车重大特情。两名飞行员在8分钟内,几次面临生死抉择,数度把危险留给自己。
放弃跳伞,冒险迫降;强改落点,规避村民……济空某部飞行员庄文波和蒋卫军保住了国家财产,保护了人民群众,捍卫了军人荣誉。
命悬一线,飞行员毅然放弃跳伞
3月27日9时,安徽某机场春意盎然,碧空如洗。飞行员庄文波和蒋卫军跨入座舱,戴好飞行头盔,系紧安全带……滑跑起飞,融入蔚蓝无边的天幕。
庄文波和蒋卫军都是有着两、三千小时飞行经历的空军一级飞行员。这次是他们执行的一次普通转场飞行任务。
9时30分,飞机保持平飞状态沿着预定航线飞行,一切都是那么顺利。
9时31分,飞机高度800米,速度220公里/小时,距离目标机场30公里,两名飞行员正全神贯注地操纵飞机。突然,后舱飞行员蒋卫军发现发动机转速表有50转左右的摆动量,他判断发动机可能要出故障。
蒋卫军迅速提醒前舱的庄文波。“前舱转速表指针也在发生摆动!”庄文波说。
“不好,发动机出故障了!”两名飞行员顿时绷紧了神经。
庄文波立即向塔台指挥员报告“转速表摆动”,并做好特情处置准备。
发动机温度表指示正常、滑油压力表等仪表指示正常……两名飞行员迅速检查了相关设备和仪表工作状况。
9时32分,庄文波再次向指挥员报告:“飞机抖动剧烈,状态难以保持。”
发动机发出忽高忽低的刺耳声,转速表摆动量增加到300转左右。庄文波和蒋卫军判断:发动机已出现间歇性停车。
发动机空中停车,是困扰现代航空安全的一大难题,处置不当,很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此时,编队共同执行转场任务的飞行员江廷和时忠伟透过座舱玻璃,清楚地看到庄文波和蒋卫军的飞机左右摇摆、上下颠簸,状态难以保持,飞机高度也在下降。
时间在飞逝。蒋卫军紧盯座舱各种仪表参数,保持着飞机状态,庄文波则活动油门开关,故障现象无改善;随后,他改用右手前后摇动手摇泵,帮助发动机供油,试图恢复工作,但仍然没有成功。
9时35分,发动机已完全停车,飞机高度骤然下降。2名飞行员已命悬一线。塔台指挥员发出口令:“可以跳伞。”
跳伞,意味着国家的巨额财产——飞机将彻底损毁,也意味着飞机落点不可控,可能伤及人民群众。
庄文波庄严报告:“距离本场28公里,准备野外迫降。”
三调机头,艰难搜索迫降场地
飞机高度不断降低,庄文波和蒋卫军艰难地搜索着适合迫降的场地。
从空中望去,机头右前方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庄文波迅速调整机头向左前方飞去。
机翼下,潺潺的郎溪河正静静地流过一个又一个村庄,浑然不觉空中的这场险情。前方是一片平坦的农田,也是理想的迫降场。但当庄文波和蒋卫军看清农田里耕作的人多,且不远处还有一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庄时,他们又立即重新选择迫降点。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