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猪身上的毛硬而尖。天气寒冷时,它们就聚在一起,互相依靠,借彼此的体温取暖。但是当它们靠近时,身上的毛尖会刺痛对方,它们会立刻分开,之后因为寒冷它们又聚在一起。这样反复数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彼此之间的最佳距离 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近期,A股市场出现震荡,而投资股票型基金及指数型基金的投资者情绪免不了受到影响。尤其是在2007年指数处于高点时投资基金的投资者,基金回本的速度时快时慢,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引起投资心态的波动。
面对亏损的基金,投资者需要与它们保持恰当的距离,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投资效果。因为离得太远,就有可能会失去低成本补仓的机会;而离得太近,则又受到净值回本速度太慢的煎熬,尤其是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投资心态时,将有可能导致投资者出现基金回本过程中的操作失误。为此,投资者需从五个方面增强回本的意识和观念。
第一,达到本金线就赎回的想法不可取。既然基金管理人能够使基金产品的净值回到本金线上,就有可能会产生更快的净值增长。而盲目赎回将会得不偿失,等于前期投资一场空。因此,观察基金产品的基本面表现,尤其是证券市场环境变化后再做出赎回决定并不迟。
第二,严格区分回本基金产品类型。投资者不能将低于1元的基金产品一律列为回本基金的范畴。因为回本的概念是宽泛的,不仅是针对新基金产品而言。同样,在计算回本成本时,还应当将购买后的基金历次分红包括在内。因为基金分红也是构成回本过程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对回本基金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第三,回本不能放弃操作。基金回本不仅需要市场环境及基金管理运作能力的内在动力,还需要投资者的外力合作。尤其是在判断证券市场能够持续上涨,且基金经理管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通过低成本补仓的方式,增加持有基金产品的份额,降低购买基金产品的成本,从而更好地完成回本过程。
第四,回本过程是一个风险分散和回避的过程,更是一个有效化解和控制风险的过程。投资者应当构建和优化基金产品组合,作为基金产品回本过程中的操作动作加以运用。而不应当仅限于一种单一的补仓方式,这样便于从长计议。
第五,回本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对于可上市交易的ETF、LOF及封闭式基金产品等。这类基金产品不但受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能力的影响,使其净值发生变动,也会受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在震荡市,投资者可以进行波段操作。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