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奎章(图右)接受南都专访。南都记者 陈文才 摄
我们并不是有意违法。我们从建设初期到现在,一直在申请法律使用权。但是没发过证件。相关部门跟我们讲,相关法律出台以后,会给我们补办。这是当时他们给我们的答复。
突如其来的再次强拆,令“海上皇宫”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度低调的“宫主”郭奎章也再次主动与媒体频频接触。
这一次,郭奎章详细讲述了“海上皇宫”的建设初衷和申建过程,对网络上诸多质疑也予以回应,更颇具理想色彩地强调了“海上皇宫”的存在价值。
在他口中,“海上皇宫”不仅与权力、腐败等词汇毫无瓜葛,反而是属于社会和公众的财富,更具有探索海洋产业、探讨完善法律的价值。
建“宫”时没人说不合法背景:建成八年来,“海上皇宫”先后被省、市、区各级海洋部门立案调查,历经罚款、拆解,直至完全拆除
南都:“海上皇宫”是怎样建起的?
郭奎章:“海上皇宫”是大家的习惯(叫法),我们叫“海上浮岛”。我们是8年前开始建这个项目,原来周边还是一个偏僻的渔村。“海上皇宫”建成后,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旅游休闲度假区。当地渔民在那里修了停车场、路、酒店和餐厅。
南都:为什么要在那里建?
郭奎章:实际上我是做其他生意的。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到那边旅游后想,如果把当地的渔排发展成娱乐产业,应该很有前景。当时,我们向市海洋局和区海洋局打了报告,希望办一个海域使用证。
南都:2003年就打了报告?
郭奎章:是的。想把它开发成海洋旅游度假村。这个营业执照包括规划图,市、区海洋局都知道,但是给我们的回复是,因为国家还没有关于海上附着物怎么批的相关法规,也没找到相关依据;而且当时这个地区还是当地渔民村所有,建议我们是不是跟当地渔民村合作,先搞一个10万平方米的海上度假村。
我们并不是有意违法。我们从建设初期到现在,一直在申请法律使用权。但是没发过证件。相关部门跟我们讲,相关法律出台以后,会给我们补办。这是当时他们给我们的答复。
南都:当时建造时有没有受到干扰?
郭奎章:没有,只有边防来查过边防使用证。我们那个庞大的建筑物,要建设3至5年时间,如果当时定性为违章建筑的话,那当时建的时候执法队就应该拆除了。而且在建造过程中,我们的动作是很大的,整个施工期整整用了5年时间,但没有人说这是不合法。
唯一的一次处罚,我记得在龙岗大火的时候,(消防部门)对我们进行了消防处罚,要求我们进行消防整改,查封了2个月。后来整改合格了,验收后继续使用。
“海上皇宫”与腐败无关背景:这座漂浮在海上、面积约7000平方米、耗资近亿元的“海上皇宫”,除引来惊叹外,更令普通人质疑其暗藏猫腻
南都:从网络调查看,很多网友站在你的对立面。
郭奎章:这也是我要在媒体澄清的原因,我们没完全把“海上皇宫”的形成历史和建筑本身的过程跟大家讲述。人们很容易把财富和腐败结合在一起。我理解这个想法。我今天敢站在这里讲,我认为我是坦坦荡荡的,要不然就会偷偷摸摸地来处理这个问题。
南都:原来有传言,“海上皇宫”天天歌舞升平,有很多社会名流光顾。
郭奎章:“海上皇宫”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景区,很多人慕名去参观。所谓“歌舞升平”,是只要有人去就一定有音乐的声音、吃饭的声音。但我认为,这也是很多人产生联想,(认为)歌舞升平一定和腐败有关系。
南都:实际上这个建筑已经对公众开放了?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