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转换”这个词从去年年末开始便一直在投资界盛传。但是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似乎每一次转换的迹象刚刚显现,就被连续的下跌打回原形。在刚刚过去的半个月内,以钢铁股为首的大盘股似乎有反攻迹象,然而这一次风格转换真的会如期而至吗?
4月初,钢铁板块涨势如虹,多只个股连续涨停,正式吹响低估值板块的估值修复行情号角。而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多家公募基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多数基金经理眼中,这次低估值板块的修复行情或许只是刚刚开始。
“不少基金经理已经开始抱团进驻低估值板块,等待二季度的修复行情”。沪上某中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尽管A股市场震荡格局未改,CPI高企、货币政策紧缩等种种担忧依然存在,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利空’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已大幅弱化。”
显然,这种利空因素消化之后,使得去年大幅调整的周期股重回投资者的视野。而根据以往规律,在基本面无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高估值个股必然回归合理价格,低估值个股此时易爆发估值修复行情。正因如此许多基金经理认为,市场风格重回“二八”的时机已到。
支撑不少基金管理公司看好低估值板块的还有不少周期类上市公司良好的一季度业绩。沪上某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人士就对记者表示,近期走访发现,今年一季度,直接受益于经济复苏的水泥、建材类上市公司利润大幅增加,不少同比增幅能达到150%以上,而其他周期性行业利润也有所回升。
众所周知,风格转换能否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资金的问题。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行情启动所需要的资金相比中小盘更甚。对此,上投摩根投资经理杜猛对记者表示,“其实这个是市场的一个误解,很多大盘蓝筹看起来流通盘巨大,但是多数股东并不会卖出手中的股票,所以启动行情所需要的资金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巨大,更何况中小盘高估值的价值回归之路也使得部分资金不得不寻找出口,低估值修复的需求,加上部分资金转移,低估值板块值得期待。”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