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讯:上海中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呈现怎样的水准?孩子如何才能学好外语?在日前由昂立教育承办的“我学我行”上海市少年儿童英语综合能力展示大赛现场,家长们迫不及待地向专家展开了问题“攻势”。
多数学生基础较好
现在大都市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在此后的求学生涯中,学生们还会为此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那么,学习的“效益”又会如何呢?对此,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英语教研员、特级教师朱浦作了分析。他认为,目前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小学生,他们的英语能力已经相当于十年前的初二年级学生水平,对这部分同学来说,今后继续学习语言一点也不会有困难。有大约不到一成特别优秀的学生,如果把他们送到英语言国家去学习生活,也应该不成什么问题。约有两成左右的学生,他们的英语程度可能偏低一些,他们只能应付书本上的一些词汇和语法。当然,还有6%到7%的学生,他们在外语学习上表现得很困难。
首先要有学习兴趣
“为什么我的孩子英语成绩总上不去?”这是一些家长急于要弄明白的事情。朱浦说,这要从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学习评价等多个方面来做仔细分析,有的孩子就是对学外语没兴趣、没动力。有的孩子是因为一直得不到正面的鼓励,在小学阶段,他们的英语总也考不到80分,因此总会被老师和家长批评,渐渐地,他们就会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并进而影响到他们对继续学习能力的判断。此外,事实上人群中总有那么1%到1.5%左右的人,由于“语商”不够的原因,学好外语相对困难一些。
训练实际会话能力
吸引了10万左右中小学生参加的“我学我行”英语大赛,评委专家们从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学生的听力反应还不够迅速,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够强,词汇量还不够大等。尤其在看图、看录像、讲故事等纯粹检验学生口语能力的环节中,反映出学生看图的理解力较差,语言还是停留在书面语上,不够口语化,观察不够仔细,想象力不够丰富,思维不够开阔,描述太直白,且对故事情节、人物的心理描述不够,表达不够生动有趣,口语中语病较多,使用的句型、词汇较为单一。
评委们认为,让学生熟记单词、反复操练句型和词组、弄清语法概念等固然不可少,但至关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即能听会说,而不是能读能写不能说。
改变教法先会听说
有家长表示奇怪,现在小学英语教学怎么很少讲语法知识,也不讲求掌握好每一个“字”和每一句“话”。朱浦老师解释说,这恰是上海英语教改的先进之处。以前的英语教学是“翻译教法”,是按语法体系来编排教材的,是为了让学生弄“懂”英语。而现在采用的是“理解教学”,强调应用性,为的是让学生能“用”英语。现在小学和初中九个年级的英语是“功能任务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先要会听和会说,然后才能会写。现在的教学,是要求等学生会用英语了,再逐渐去梳理既有的语法知识点。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