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年报概况: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55,368,783.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92,667,582.55,基本每股收益3.94元,分别同比增长18.3%,8.36%和4.51%,公司业绩略低于市场此前预期。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拟用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股本6股。
业绩点评:公司去年造船收入248.56亿元,同比增长23.52,毛利率上升7.66%,全年新接造船订单66艘,合同价值211.58亿元,目前累计手持船舶订单120艘,造船继续保持复苏趋势,盈利能力有所提升。船配配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但由于受造船整体市场处于复苏阶段,船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利润率下降了1.8%。船舶维修也出现下滑,全年收入12.40亿元,同比下降38.59%,利润率也大幅下滑9.57%。报告期内管理费用较上年增加了16.1亿元,同比增长29.8%,主要是由于公司研发投入增加导致,长期看有利于公司发展。营业费用较上年减少了3731万元,同比下降14%,主要得益于以前完工船保修费项目的转回。财务费用略微上升5.8%。金融危机爆发后,船价普遍大幅下跌,新船订单萎缩,加之船厂属于劳动密集型公司,面临人工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压力,先前签订的合同盈利空间下降,公司为此计提了11亿的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存货比年初下降32.9%。
未来看点:一、造船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子公司上海外高桥去年造船完工35艘/706.6万载重吨,成为国内首家年造船总量突破700万吨大关的造船企业。目前累计手持订单80艘/1883.1万吨。中船澄西去年完工21艘,同比增加9艘,新接单净增34艘。柴油机业务:累计手持订单155台,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已公告非公开发行6000万股,每股价格不低于66.33元,收购大股东龙穴造船基地、投资海上风力发电塔、低速发动机等飞船业务,收购完成后将有利于公司做大主业,同时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抵御行业周期性风险。二、公司海工业务定位高端,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完工,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第六代半潜式海洋平台的交付将为公司进军海工领域打开局面,预计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盈利预测。新船订单量有一定回升,但是船价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整体全面复苏并不明显。我们初步测算公司11-13年的EPS分别为4.95元,5.35元,5.87元,对应市盈率分别是15.9、14.7和13.4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订单持续低迷,船价继续降低;人工、钢材等成本大幅上升。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