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逐渐明朗并趋于稳定,从今年年中开始,市场成交量将回暖,而房价则会起伏趋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16日在北京某论坛上如此表示。
刚需将成市场主体
王珏林表示,无论开发商还是购房者,目前市场正处于观望阶段,这是每一次调控之后必然出现的局面。
在部分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成交量急剧下滑之后,随着市场对各项政策逐渐消化完毕,购买力就会重新进入市场,尤其是大量刚性需求的集中进入,预计年中成交量会开始回暖,年底将进入发展阶段。
“限购确实限制了一大批购买力,暂时缓解了供不应求局面,但‘缓解并不等于解决’,在短期观望之后,符合条件的刚需就会重新进入市场”。王珏林表示,市场稳定发展是房地产调控的最终目的,而并非打压,如果成交量一直下跌,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就“死了”,这无疑与政策初衷背道而驰。
价格方面,由于目前新开盘项目的定价受到严格管控,因此预计未来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长期来看,房价将起伏趋稳。另外可以肯定的是,限购将彻底抑制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需求,而刚需会成为交易的主体。
房产税将取代限购令?
王珏林及业内多位知名人士均认为,在中国通胀高企的大背景下,包括紧缩货币政策在内的房地产调控“坚决”不会放松,限购等行政手段短期内也不会动摇。但作为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税制改革将成为未来取代限购令的出路。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对房地产保有环节征税,是市场经济国家必然设立的税种。
这就是目前已在重庆和上海试点的房产税。贾康表示,目前对两地试点房产税的褒贬不一,但一切判断都为时过早,以年度计征的税种,在运行初期市场影响力都不会很显著。“在重庆和上海两地试点一定阶段后,房产税推向全国将是必然的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也表示,房产税的研究和实施,将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成为未来调控市场的手段。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