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部分业主在签订买卖合同后反悔绞尽脑汁找理由以达毁约目的。而“阴阳合同”和“房产属夫妻共同财产现另一人不同意出售”成了业主毁约惯用的招数。
业主怪招频出只为赌明天,“惜售”同时催生了毁约潮。记者了解到,业主“惜售”心理导致“限购令”出台后,虽在房地产成交量环比下降,但因“惜售”违约引起纠纷并诉至法院的二手房买卖纠纷案件却大幅增加。
中介诉苦
买卖常因业主毁约“泡汤”
近日,记者走访了新闻路、莲花路、益田路附近多家中介公司,多位中介跟记者大吐其因业主毁约令辛苦促成的买卖“泡汤”的苦痛经历。
“我上个月才遇到一单业主不想卖房毁约的。忙活了那么久,终于促成双方签订合同,业主也收了定金,以为这单买卖铁定做成了。没料到业主后来又说房子不卖了,他愿意还给买家双倍定金。”新闻路上中联地产中介周小姐无奈地说,“唉!‘限购令’后这样的经历我和同事遇到太多了。”
莲花路上家家顺中介张先生也向记者诉苦,“我们促成一单买卖多不容易,不知道要带买家看多少房子才能成。以前让双方签订合同就安心了,现在签了合同也要提心吊胆,担心业主反悔不卖了。”他说,“限购令”后确实存在很多业主“三心二意”,本来签了合同要卖房了,但看到房价在涨或是考虑到自己也属于“限购”对象担心以后买不回房子,而且房子比现金保值。考虑到以上种种因素,很多业主就会变卦。
虽然中介对业主“惜售”毁约无可奈何,但为了降低业主变卦毁约的可能性,中介一般的做法就是说服买家支付更高的定金。“我们只能尽量让买家给更多的定金,这样业主要想毁约成本就高,希望以此降低业主毁约的可能性。”益田路上一家世华地产中介告诉记者。
业主怪招
拿放大镜看合同只为反悔
目前深圳房地产市场需求依然旺盛,“限购令”出台后,房价未降反升,业主担心卖房后无法以同等价格买回同等质量的房产,甚至丧失买房资格,而且“限购令”出台后,房屋租金持续上涨,部分业主更看好租金回报,种种因素导致“限购令”出台业主毁约的现象明显增多。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为了实现毁约业主可谓绞尽脑汁,甚至用“放大镜”看合同希望能找到买家的“毛病”以求解除合同。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和律师发现,“阴阳合同”和“房产属夫妻共同财产现另一人不同意出售”是最多被业主使用的招数。
在二手房市场上,中介为促成房屋买卖合同的签订,往往会推荐签订“阴阳合同”,这是房屋买卖的一种“潜规则”。虽然“阴阳合同”存在一定风险,但因为能帮买卖双方省下不少税费。但经过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在“限购令”下,业主以“阴阳合同”违法要求解除买卖合同的纠纷呈现上升趋势。
陈小姐最近就遭遇到业主这样的发难。去年她在海王地产中介的居间下,购买黄先生位于南山的一套房子,当时双方按照“行规”签了“阴阳合同”,以88万成交了一套登记价为28万的房子。但“限购令”出台后,业主怕以后买不回来房子不愿意卖这套房子了,给她发了一个律师函,说与买方签订“阴阳合同”是违法的,要求以实际成交价过户并由买方承担税费。“按业主的要求过户我需要再支付12万的个人所得税,业主是不想卖房才故意以‘阴阳合同’为借口刁难我,想逼迫我放弃购房。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