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细则“卖一买一”落地满月。业内人士表示,“卖一买一”个案不多,虽有买家到中介行咨询政策细则,但从目前楼市来看,买家多数为首次置业或是仍有名额买楼的改善型买家,至于“卖一买一”,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即使是有这种打算,但付诸 行动的业主却不多,其中,由于广州限购认房也认贷,贷款难成为业主“卖一买一”最大的“绊脚石”。
“卖一”可“买一”难获贷款
二手住宅交投活跃的体育中心板块和天河北板块,真正“卖一买一”的情况不多。中原地产天河区区域营业经理顾倩莹表示,限购令出台后,两大板块的不少买家因此搁置改善计划,估计有30%~50%的买家离场,如今虽允许“卖一买一”,但其可行性并不大,不少买家都担心贷不了款。虽然业主“卖一”后可在房管局注销一个房产记录,但银行贷款记录却无法改变,若然有过贷款记录,二次贷款首期增至六成,三次贷款则全面停贷,因而不少改善型买家完全被银行“放贷”拒之门外。另外,买家卖楼后虽手头有一大笔资金,但一般而言,改善的物业素质相对前物业要高,叫价更贵,所需资金增加。
“卖一买一”难敌成本加重
选择“卖一买一”的买家除要受到贷款的限制,额外增添的附加成本也成为“卖一买一”不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中原地产荔湾区区域营业经理刘晓东表示,现在买楼,税费是不可忽略的一项,证未过5年的物业要按总价征收5.5%的营业税,如一套200万元的物业,若业主为实收,而成交物业房产证又未过5年,仅营业税便高达11万元,这对于资金本来就不宽裕的买家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银行加息也是不利因素,即使买家仍能贷款,但贷款成本已大大增加,现在的贷款利率一般都按照基准利率来计算,银行不断加息,这代表买家的月供成本增加,因此,不少意欲“卖一买一”的业主都认为这样不划算,于是也放缓了置换的脚步。
“卖一买一”要做好哪些准备?
中原地产市场主任黄燕飞提醒,“卖一买一”的业主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贷款记录,是否还有贷款的资格将直接关系到最终能否成功“买一”。其次,从“卖一”到“买一”期间要经历一段时间,业主放售物业时,若遇到能一次性付款的买家应果断易手,若交易为一次性付款,这样可大大减少交易时间。最后,“卖一买一”者还要注意确保“卖一”后自己有“藏身之处”,和新买家事先协调交楼时间,交楼的同时可以搬至新购单位为佳。
改善型热点板块推荐:
天河华景板块:合富置业华景南分行李佰修表示,目前市场除首置买家外,其他就是“卖一买一”改善型买家,约占三四成客源。如果是先有买家看上原物业,“卖一买一”要考虑与新买家协商签合同时注明要延迟交楼。
天河沙太板块:满堂红沙太店店长陈勇永表示,由于沙太板块配套不完善,多数放盘物业是100万元以下的小户型,100万元左右的三房较少,因此九成换房客是售出物业后再购房。
海珠工业大道北:合富置业海珠区分区营业经理曾杰华预计,“卖一买一”个案近期会逐渐增多。如部分在光大花园拥有两房物业的买家,因习惯光大的生活配套,当需要置换三房或更大户型时,仍会选择光大花园。
越秀中山四板块: 满堂红中山四分店店长焦春燕称,进入3月,中山四板块二手放盘量环比2月增近两成,但成交量和售价与2月基本持平,主要是买卖双方心态受限购令影响所致。大部分改善型买家觉得限购令出台后楼价仍有降价空间,观望气氛浓厚,并不急于入市。另一方面,业主心态有所放软,一般只要价格合理都愿意出货。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