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11月30日报道近日,随着市场上食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北京学生营养餐的价格也在悄然上调。市教委学生营养餐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上午表示,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请,争取给中小学生发放就餐补贴。
据了解,本市多数中小学生中午在校吃的是由定点生产企业提供的学生营养餐,价格一般由学校、家长和公司协商。目前本市共有48家学生营养餐定点生产企业。本市学生营养餐正逐渐由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每份6至7元转变为每份9至10元。
但不少营养餐企业目前还选择“死扛”,打算根据物价情况明年再做调整。北京大成康太餐饮有限公司正在给负责的五六所学校发放调查问卷,想先征求一下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再做调整。
记者发现
原材料调价 营养餐最贵涨到10元
今天上午,记者登录学生营养餐网,作为北京市学生营养餐主要原材料集中采购和配送方,北京京育学生营养餐管理服务中心近日公布了一份最新调价通知。
调价通知中显示,豆油、大米、富强粉、鸡丁、淀粉等13种食品原材料价格全部上调。鸡丁每盒上涨了30多元,豆油、狮子头单价都上涨了15元以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每份6至7元的学生营养餐,目前正逐渐被9至10元的营养餐代替。
京育学生营养餐管理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此次上调价格,主要是受到了目前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
北京市学生营养餐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教委从两三年前开始已不再规定营养餐指导价,营养餐价格需学校、学生代表与营养餐公司3方协商确定。“因为学生家庭生活水平不同,不能停6、7元一份的学生餐,我们也要求6元钱的学生营养餐一定要让学生吃饱,但想要吃得好恐怕得贵一些。”
该负责人表示,本市学生营养餐的价格五花八门,最贵的10元,便宜的6元,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允许涨价但前提是分量不能缩水。
学校声音
怕菜品“缩水”学校同意涨价
海淀区玉渊潭中学总务处王主任告诉记者:“餐饮公司曾提出过,因物价上涨,觉得有些吃力,要提价,但学校没同意。”考虑到学校的稳定和学生、家长的反应,学校开会研究,否决了餐饮公司的要求。
但学校发现,虽然营养餐还是三菜一汤,但菜的品质却有所下降,“为了降低成本,比较贵的蔬菜就换成便宜的了。”王主任说。
后来,包括蔬菜、肉、油、调味品等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餐饮公司再次向学校提出要将餐标提价。“当时学校也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如果继续维持8元不动,担心学生吃不好。”据王主任介绍,当时学校也征求了部分家长的意见,家长表示,“能接受涨价,但不能提太高”。为了保证学生的营养水平,学校经过开会研究,最终同意将餐标从8元涨到10元。
权威追访
中小学生有望获餐费补贴
市教委学生营养餐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营养餐企业分量缩水或“偷工减料”等现象,将加大监管力度,情节恶劣的生产企业将被摘牌取消学生营养餐定点生产资质。
“我们对营养餐质量的检查是一项常规的工作,一旦发现举报有企业缩减营养餐分量让学生吃不饱,接到举报后一定严查。”市教委相关负责人称。
针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营养餐变相调价,市教委学生营养餐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请,争取给中小学生发放就餐补贴。
“大学生每月都有就餐补贴,但对中小学生发放补贴确实有困难,比如涉及有些学生不在学校吃饭,那些学生的补贴发还是不发。目前比较可行的设想是,先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和少数民族的学生发放就餐补贴,然后逐步完善学生餐费补贴。”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市教委学生营养餐办公室已经将这一想法上报相关部门,目前正在做前期的调研工作,具体的补贴办法、补贴形式及补贴数额还未成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