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的合资企业还有零部件库存,但由于日本零部件生产受到影响,短期内国内的整车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昨日,本田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本田在华合资企业的生产已经受到影响。

“现在买RAV4比半个月前少了五六千元,买进口车不仅没有优惠,而且要加买一两万元的装潢才可以呢。”沪上某一汽丰田4S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单车利润上去了,但由于销量上不去,对今年全年的形势感到担忧。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预计5月份,日本大地震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将达到最大。
日本三大车企产能减半
4月12日,正值日本强震和海啸发生一个月之际,日本政府再次调高了核事故等级,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等级最终定为最高级7级。与此同时,余震不断发生,这让刚刚恢复生产的日本汽车业乃至全球汽车工业被重新笼罩在阴霾之下。
4月15日,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商——日本丰田汽车宣布,其日本的工厂在5月初假期过后将继续开工,产量仅为原计划一半的局面至少要持续到6月3日,6月3日以后的生产计划将根据零部件的供应情况来确定。
此前的4月8日,丰田汽车刚刚宣布,从4月18日到4月27日,位于日本的全部工厂恢复生产,但因地震后许多零部件供应商受到影响,预计生产率将维持在50%左右。该公司将按计划在4月28日至5月9日的“黄金周”假期期间停产。
丰田美国公司销售总监鲍勃·卡特(BobCarter)表示:“丰田的新车产出将严重放缓,目前我们无法确定5月份至7月份的生产状况,因此,今年夏天的新车供应将面临极大的困难。”
本田的产能也仅恢复了一半。本田中国相关负责人称,日本的零部件供应商在4月4日已经恢复生产,但产量只有以前的一半。4月11日起,本田全部整车工厂复工。日产和铃木也从4月11日起陆续恢复各工厂的生产。(日产汽车位于日本境内的所有装配工厂3月24日恢复汽车生产。)但三家车企均表示,即便全线复工,受部分零部件供应瓶颈制约,生产也只能恢复到平时的五成左右。
“现在日产在日本的工厂已经可以生产了,但是我们的供应商还没有恢复正常供应。”日产中国公关部总监沈莉说。
据日本内阁府的数据,日本3月份汽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37.2%。
“微处理器”供应链危机
在重灾区——日本东北部,有500多家零部件企业受到地震和海啸的影响,电子元器件和树脂产品等供应中断,日本汽车工业受到供应链断裂的打击尤为沉重。
以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微处理器为例,全球第五大芯片制造商——日本瑞萨电子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该公司位于茨城县那珂市(Naka)的微处理器主力工厂在地震中受灾,预计7月份部分复工。据德意志证券估算,全球有五分之一的汽车制造依赖该工厂供应零件。日本经济产业省3月末一项调查显示,如果这一工厂停产一个半月,全球汽车业可能损失6.5万亿日元(约合766亿美元)。
日本各大汽车公司已派出150名员工驰援瑞萨科技。有家大汽车公司告诉日本媒体,如果有足够的住人地方,公司愿意派出1000人支援那家微处理器工厂尽快恢复生产。
如今一辆汽车可能由3万个零部件组成,其中的70%~80%要分别由数百家生产商提供。缺少一个螺栓就会导致装配线停产,令汽车产业出名的实时生产流程(just-in-time)出现连锁反应。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