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平稳增长但通胀压力不减
从今年3月份及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来看,整体经济增长较为平稳,在政策紧缩效应不断累积的冲击下,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总额依然稳中有升,说明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势头不减,削弱了市场之前对紧缩政策导致宏观经济“软着陆”的担忧。同时,由于3月份CPI再创新高,央行为管理通胀预期再次主动出击,而从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调子来看,应对物价上涨压力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和紧迫任务。
2、对冲外汇占款和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抑制银行季初放贷冲动
为何央行选择此时而非市场预期的5.1假期再行动,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因在于:第一,在美元持续弱势、人民币升值预期显著上升的刺激下,国际资金加速流入我国,3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达到4079亿元,在1季度贸易逆差的背景下,3月份新增外汇占款维持高位,增大了央行对冲外部流动性的压力。第二,4月份后两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达4870亿元,相对于发行央票和正回购,上调存准率的成本相对较小。第三,由于4月份是二季度首月,银行放贷冲规模的可能性不容忽略,近期货币市场利率低位徘徊显示银行间资金依然充裕,因此央行本次上调存准率也有从源头上收紧流动性的考虑。由于未来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仍然较大、外部资金持续流入,我们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趋紧,但其收紧的力度将有所减轻、利率和准备金率上调的频率会放缓,未来我们更关注本币升值、资产市场扩容的对经济和股市的叠加效应。
3、对银行盈利整体影响较小,估值修复行情将持续
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加大银行吸储成本,尤其对贷存比踏红线的部分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但整体来看影响不大,粗略估计影响净利润0.5%左右。由于目前银行板块面临有利 因素较多,我们预计银行板块的行情仍将持续:第一,“宽财政、紧货币”使得上游垄断行业利润大增, 但同时压缩了下游市场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利润,利润结构的分化也有利于加大银行相对估值的优势。第二市场资金结构的变化导致了板块行情的转移:首先是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导致民间资金极度紧张,而这些资金一般偏好高估值中小票,其次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强化,外部资金流入源源不断,这些资金一向偏好大盘蓝筹股,在国际资金看来最能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板块肯定是以银行为代表的蓝筹股。第三,目前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有所弱化,与相关监管政策对市场心理的引导作用关系较大,去年年末开始原来紧锣密鼓的针对性监管政策开始偃旗息鼓,从而不断弱化了市场的忧虑情绪,加上A股再融资暂告一段落,夯实了银行估值修复的心理基础。所以判断银行行情持续度的因素除了银行业绩之外,政策引导和外部资金流入量也是很重要的观察变量。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