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记者杨雷、颜昊、王慧慧)中国人民解放军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明显提升。这是3月31日发表的《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透露的。
“实现信息化是世界许多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中国军队当前及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的建设目标。”军事专家熊玉祥说,从近年来发生的几场战争,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可以看出,信息化战争将成为21世纪主要战争形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指挥自动化建设。
“中国第一套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系统,为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熊玉祥表示,从那时起,中国军队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军队信息化通过多年建设得到有效发展,一些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些进步,部队战斗力得到提升。
通信光纤网络承载了全军99%的信息传输,实现了我军通信由模拟向数字的历史性跨越,网络覆盖范围上通军委总部,下达边防海岛连队。
“上班先开机、办公必上网”已成为军队大多数机关干部的工作方式。在基层部队,电脑、联网已配备到连,甚至到班。
着眼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军事训练不断得到深化。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集情报、通信、控制为一体,指挥手段由树状指挥变为网状指挥。指挥员和参谋通过指挥自动化系统展开网上模拟对抗。
新白皮书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侦察情报、指挥控制和战场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筹划和领导管理得到加强。
“但我们也应看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熊玉祥认为,目前中国军队的机械化建设任务还没有完成,信息化建设仍面临严峻挑战。
“下一步,人民解放军应着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和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研究和设计,逐步推动人民解放军整体转型。”熊玉祥说。
新白皮书阐述了今后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目标:着眼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并使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的目标,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成果,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和有机融合。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