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PE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市场体量与竞争格局的变化,还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都深刻影响着市场中各机构的策略转型。步入2011年,“两会”胜利召开,“十二五”规划全文出台,政府经济工作重点及货币政策走向进一步明确,清科研究中心近日来对业内重点机构进行了《2011年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趋势调研》,总结出以下2011年中国PE行业看点:
一 2011年Q1募资持续活跃,年内募资总量直逼300.00亿美元
险资从事股权投资政策开闸、社保基金在PE领域投资占比扩大,均显示2011年中国LP市场中本土机构投资者将持续发力。清科研究中心认为,随着大型本土机构投资者陆续获准从事股权投资,更多优质合格投资者被引入市场,我国PE市场投资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对市场长远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清科研究中心调研结果显示,受访机构多认为2011年中国PE市场中的募资活动将持续火爆,并且多数机构表示年内将启动新基金募集工作的机构,其中计划募集人民币基金的机构比例远远超越计划募集外币基金的机构和无募集计划的机构。清科研究中心预计,2011年人民币PE基金将加大比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募资、投资均将保持较高的活跃度,交易规模将逐步扩大。此外,我们注意到部分本土和外资机构计划采取双币种基金并行的方式,不难看出“外资机构本土化”以及“本土机构国际化”的趋势。结合一季度可投资与中国大陆地区的PE基金募集情况分析,清科研究中心认为2011年中国市场中的新募基金数量将突破上年创下的历史新高,募资总量直逼300.00亿美元。
2011年1月,上海金融办颁布《关于上海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该文件明确了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和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的业务范围、设立要求与流程,确立了主管部门职责,完善了监督管理机制,被业界视为QFLP的破局之举。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实施办法》的颁布实现了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和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规范政策的从无到有,但文件的可操作性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相较此前坊间猜测的QFLP内容,《实施办法》并未就业界关注的结汇问题给予明确指引,但就清科研究中心了解,该办法实施细则即将出台,预计将分别给予北京和上海两地每年30.00亿美元的换汇额度。
二 基金募集转向产业化、差异化
从机构计划募集的基金类型分析,近年来活跃于中国市场中的PE基金呈现出同质化趋势,各基金在投资地域、行业、阶段等方面存在交叉,所面临的项目竞争压力随之加剧。清科研究中心注意到,2011年内多家机构将开始募集功能化、产业化及地域型基金,例如:部分基金将主要专注于并购类投资机会,或选择偏重房地产、基础建设等类型的项目投资,又或以特定地域内企业作为投资对象,从而实现基金的区别化、差异化经营。结合2011年Q1中国PE市场募资情况来看, 募集到位的产业化及地域型基金包括专注于河南省内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河南新能源产业基金、侧重广东省内优质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广东中小企业股权投资基金、以及以电力能源行业为主要投向的辽宁新能源和低碳基金等。

三 实业企业挺进VC/PE热情高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