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作为风靡全球的游戏掌机NDS系列的后继者,3DS一出生就被罩上了耀眼的光环,但首发过去月余之后,这台裸眼3D掌机的表现却并没有任天堂当初预期的那么给力。
投行和分析机构日前预测3DS美版首发销量大约为50万台,加上日本本土的80万和欧洲地区的30万,要完成3月底全球400万台销量的目标,任天堂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究竟原因何在?让我们先从3DS与NDS各自首发时期的对比数据入手。

3DS在日本首发两天卖出了37万台。
青出于蓝却未能胜于蓝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3DS目前的销售成绩虽然并不完美,但也远不到断定其已经失败的程度,用遭遇困境来形容或许更贴切一些。单从数据来看,同样是在首发4周时间内,3DS卖出了75万台,NDS卖出了约110万台,硬件销量上3DS确实没有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那么,与市场上的其他家用游戏机产品相比,3DS的表现又如何呢?索尼的现役掌机PSP,当初在日本首发一个月的销量大约是45万台。除此之外,Wii的同期销量是85万台,PS3是20万台,X360大约10万台。这样比较来看,3DS的销售势头虽然算不上是“火爆”,但至少给人一种正在“热销”的印象。
不可否认的是,外界对3DS的失望,很大程度上源于最早大家对这台掌机的过度期待。但话说回来,任天堂推出初代NDS的时候,冒着舍弃已经在全球拥有极高知名度和庞大用户群的GBA的品牌优势,以全新产品线开拓新市场的巨大风险。而相比之下,3DS是构建在NDS已有品牌价值基础上的后续机种,外界对它的出货和销量给予乐观的估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回到我们最初的疑问,为什么已经有NDS系列撑腰的3DS没能更上一层楼呢?定价过高目前被公认为是一个关键原因。3DS比NDS的首发价格高出10,000日元,这对消费者的心理关口无疑是一种挑战。但除了售价以外,另有3个因素对3DS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了目前的被动局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剖析。
发售准备不足,错过最佳时机
3DS与NDS在发售时期选择上的一个巨大差异在于,没有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最适合进行宣传推广的年末商战阶段发售。很显然,想要获得理想的销量,选择消费者购买需求最旺盛的年底阶段较为稳妥。NDS就是在这个阶段推出的,获得的成功有目共睹。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2010年NDS上最火的游戏《口袋妖怪 黑/白》在9月份发售,但年底阶段的软件阵容相对来说就淡薄得多,第一方作品仅12月的《马里奥对大金刚》一款。这样的环境对3DS来说本应是最好的上市时机,但任天堂却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在转年也就是2011年2月26日推出3DS。
有人认为3DS放弃年底发售是出于开发、制造和销售环节的考虑,也有不少人相信3DS原本就是定在年初上市,但不管怎么说,任天堂错过了年末商战这个最适合大展身手的时机,这是毋庸置疑的。

3DS首发游戏中核心向的高质量游戏严重匮乏,许多大作都要等到夏天才能面试。
首发阵容不足,大作纷纷缺席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