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韩会师
4月18日,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至负面,但将美国的信用评级保持在AAA。这是标普70年来首次将美国债信评级展望从“稳定”调降至“负面”,一时间市场震动。标普此举看似公正,实则带有明显的“马后炮”色彩,不会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长期走势产生明显影响。
首先,评级歧视由来已久,标普无意与美国当局为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三大评级公司频频调降欧洲高负债国的信用评级,但对财政问题同样严重的美国却默契地采取了“忽视”策略。其实,在财政稳健性上,美国远远逊色于欧元区。
根据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2009年底,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时,整个欧元区的政府债务总额占欧元区GDP比重约为79%,而当时美国该数值为85%。在三大评级公司以及国际投机商的攻击之下,欧元区债券收益率大幅上涨,政府融资成本亦随之大幅飙升,但尽管如此,到2010年底,欧元区政府债务总额占GDP比重仍仅上升至85%,与美国2009年的水平相当;而美国在量化宽松的刺激下,2010年底该数值已经攀升至92%。早在2009年,IMF就预计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可能在2011或2012年突破100%,而直至今日,IMF仍预计欧元区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很难在5年内超过90%。
然而面对这一切权威数据,评级公司始终置若罔闻,他们一方面不断强调希腊、爱尔兰等高负债国恶劣的财政状况,同时却有意淡化EFSF等救助机制对高负债国的支持作用;一方面强调欧元区高负债国对德国、法国等核心大国的拖累,同时却有意“忽视”美国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对美国整体财政健康的侵蚀。评级公司甚至不愿意在给欧洲降级的同时口头警告一下美国,这充分说明,评级公司的评级具有极强的歧视性。可见,此次下调美国的评级展望也只是一次迟来的表态,而且很难延续。
其次,展望下调和评级下调具有本质区别。
标普调降美国的评级展望只是表示一种态度,并非真的要给美国降级,在负面的展望变成真正的评级下调之前,评级公司会有6-12个月的时间对评级对象进行考察。只要在今后6-12个月的时间里,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出现任何一星半点的好转迹象,标普就可以将负面展望调整为“稳定”。
此外,标普还有意地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回旋余地。标普在评级报告中指出,其下调美国评级前景的关键原因之一是“目前美国的决策者们没有就削减预算赤字计划达成协议”。言外之意,只要奥巴马政府和国会就预算赤字问题达成一致,消除了目前的不确定性,标普就可能修改评级。不难看出,标准普尔实际上并不想正面撼动美国政府的权威。
再次,标普报告出台的时机选择极大淡化了对美国和美元的负面影响。
在标普报告出台的同时,欧盟正在对援助葡萄牙的方案进行磋商,援助规模可能高达800亿欧元;继上周五调降爱尔兰政府债信评级之后,周一穆迪再次调低爱尔兰多家银行、保险公司及住房贷款按揭机构信用评级;就在标普报告公布之前,芬兰还传出了新政府可能退出欧元区救助机制的消息。在针对欧元区的悲观言论弥漫市场之际,标普抛出针对美国的负面评级报告,大大减轻了对美国和美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看,在美国预算赤字失控风险昭然若揭的情况下,长期执行歧视性评级标准的评级公司若毫无反应,只能进一步损害其在次贷危机期间已经严重受损的国际公信力;但若公正地对美国的政府债务问题进行评判,则可能严重恶化和美国当局的关系,并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严重损害。在这种矛盾之中,标普选择了调降评级展望的手段,既在商业上做到了表面公正,又给标普自己和美国当局都保留了足够的回旋余地与脸面。
回复该发言
评级展望下调无碍美元长期走势
2 回复:评级展望下调无碍美元长期走势
wangdaotonga2011-04-20 13:43:52 发表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韩会师4月18日,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至负面,但将美国的信用评级保持在AAA。
首先,评级歧视由来已久,标普无意与美国当局为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三大评级公司频频调降欧洲高负债国的信用评级,但对财政问题同样严重的美国却默契地采取了“忽视”策略。
根据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2009年底,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时,整个欧元区的政府债务总额占欧元区GDP比重约为79%,而当时美国该数值为85%。
然而面对这一切权威数据,评级公司始终置若罔闻,他们一方面不断强调希腊、爱尔兰等高负债国恶劣的财政状况,同时却有意淡化EFSF等救助机制对高负债国的支持作用;一方面强调欧元区高负债国对德国、法国等核心大国的拖累,同时却有意“忽视”美国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对美国整体财政健康的侵蚀。
其次,展望下调和评级下调具有本质区别。
标普调降美国的评级展望只是表示一种态度,并非真的要给美国降级,在负面的展望变成真正的评级下调之前,评级公司会有6-12个月的时间对评级对象进行考察。
此外,标普还有意地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回旋余地。
再次,标普报告出台的时机选择极大淡化了对美国和美元的负面影响。
在标普报告出台的同时,欧盟正在对援助葡萄牙的方案进行磋商,援助规模可能高达800亿欧元;继上周五调降爱尔兰政府债信评级之后,周一穆迪再次调低爱尔兰多家银行、保险公司及住房贷款按揭机构信用评级;就在标普报告公布之前,芬兰还传出了新政府可能退出欧元区救助机制的消息。
总体来看,在美国预算赤字失控风险昭然若揭的情况下,长期执行歧视性评级标准的评级公司若毫无反应,只能进一步损害其在次贷危机期间已经严重受损的国际公信力;但若公正地对美国的政府债务问题进行评判,则可能严重恶化和美国当局的关系,并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严重损害。
因此,标普调降美国主权债信评级前景对美元走势既不会造成长期影响,也很难对美元短期波动起到主导作用。
回复该发言
首先,评级歧视由来已久,标普无意与美国当局为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三大评级公司频频调降欧洲高负债国的信用评级,但对财政问题同样严重的美国却默契地采取了“忽视”策略。
根据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2009年底,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时,整个欧元区的政府债务总额占欧元区GDP比重约为79%,而当时美国该数值为85%。
然而面对这一切权威数据,评级公司始终置若罔闻,他们一方面不断强调希腊、爱尔兰等高负债国恶劣的财政状况,同时却有意淡化EFSF等救助机制对高负债国的支持作用;一方面强调欧元区高负债国对德国、法国等核心大国的拖累,同时却有意“忽视”美国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对美国整体财政健康的侵蚀。
其次,展望下调和评级下调具有本质区别。
标普调降美国的评级展望只是表示一种态度,并非真的要给美国降级,在负面的展望变成真正的评级下调之前,评级公司会有6-12个月的时间对评级对象进行考察。
此外,标普还有意地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回旋余地。
再次,标普报告出台的时机选择极大淡化了对美国和美元的负面影响。
在标普报告出台的同时,欧盟正在对援助葡萄牙的方案进行磋商,援助规模可能高达800亿欧元;继上周五调降爱尔兰政府债信评级之后,周一穆迪再次调低爱尔兰多家银行、保险公司及住房贷款按揭机构信用评级;就在标普报告公布之前,芬兰还传出了新政府可能退出欧元区救助机制的消息。
总体来看,在美国预算赤字失控风险昭然若揭的情况下,长期执行歧视性评级标准的评级公司若毫无反应,只能进一步损害其在次贷危机期间已经严重受损的国际公信力;但若公正地对美国的政府债务问题进行评判,则可能严重恶化和美国当局的关系,并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严重损害。
因此,标普调降美国主权债信评级前景对美元走势既不会造成长期影响,也很难对美元短期波动起到主导作用。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