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近日也表示,中央认为,以城市住房为主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局,必须在控制通胀的同时下决心解决好房价问题。分析认为,这样的表态意味着,未来3~6个月,如果市场仍然难以出现积极变化,不排除政策继续加码的可能。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便发布报告,称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可能正在形成信贷和资产泡沫,最终或将破裂,房地产价格可能出现急速回落,并影响到实体经济。
政策加码预期再起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其中,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努力增加市场供应,稳定市场预期,把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保障房方面,会议强调,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计划等安排公之于众,以便群众监督。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
截至今年4月,楼市调控已经到了强化执行的关键阶段。从4月上旬开始,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区、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12日,带领督查组对浙江楼市进行调研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表示,中央认为,以城市住房为主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局,必须在控制通胀的同时下决心解决好房价问题。
这一表态迅速引起各方关注。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向记者表示,调控房价已经从经济问题变成政治问题,在中央的强力监督下,政策执行将得到保证,未来热点城市房价下降压力很大。这次史上最大规模的楼市督查的启动,被很多分析人士解读为,中央不希望楼市调控政策的效果落空,重蹈此前的“覆辙”。
去年4月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三轮楼市调控政策,力度空前严厉,但市场仍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9.9%,土地出让金收入则达到创纪录的2.9万亿元。这被普遍认为是政策执行不到位所致。上海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昨日表示,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内容看,总体上属于重申和强调,但值得关注的是“调控不放松”的表述,也即如果未来3~6个月效果不好,政策可能继续加码。
国际机构警示泡沫
除国内高层的重视外,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也注意到中国的潜在危机。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可能正在形成信贷和资产泡沫,最终或将破裂。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如果楼市调控不能继续深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崩溃的风险,并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
事实上,对于本轮房价的急速上涨,一个主流的观点便认为,流动性过剩是推涨楼市泡沫的主因。去年以来,尽管国内银行信贷一再收缩,但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海外资本仍积极投入国内楼市,私募基金投资楼市的规模也并未缩小,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流仍然充裕。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