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瘦肉精”事件下架20多天后,双汇熟肉制品昨日在我市各卖场重新上架。为证明重新上架的产品安全放心,双汇集团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但此举却只引来市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冷讽。(4月7日重庆晚报)
为证明自己的产品没问题,为让市民相信重新上架的产品是安全放心食品,双汇集团员工现场大吃火腿肠,算是典型的危机公关。但不管怎么公关,围观市民还是冷眼看待,认为这不过是作秀而已。市民一针见血: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问题出了才来用“自吃”这一招,早已屡见不鲜。当年三鹿东窗事发之后,当地官员也在闹市区带头作喝奶秀,以消除民众因“毒奶”事件而产生的顾虑。然而即使是官员出场“以身试奶”,也没救得了三鹿。在三聚氰胺“毒奶”事件中倒塌的三鹿集团,有近半个世纪的悠久历史,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149.07亿元,用了半个世纪的积累。而149.07亿元归零,却只用了数月时间,这个教训何其惨痛!
“三聚氰胺”使三鹿集团轰然倒下,双汇集团会不会重蹈覆辙?双汇集团董事长认为,“瘦肉精”事件与“三聚氰胺”事件有“本质区别”。这样的认识虽有道理,但消费者很不认同。“瘦肉精”事件与“三聚氰胺”事件没有“本质区别”,均为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在“瘦肉精”事件发生之前国家早已颁布检测办法和量刑司法解释,而“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前国家却没有颁布检测办法和量刑司法解释。虽然双汇集团已向消费者和客户表达“歉意”,但这与消费者和媒体的心理预期相去甚远,无法重拾公众对双汇品牌的信任。双汇的前途会是如何,不妨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企业一旦被失信腐蚀,不是元气丧尽,就是万劫不复。不诚信等于死。
但是不能不说的是,不诚信等于死这个至理名言,企业不会不知。而一些企业之所以肆无忌惮,我行我素,除了所谓的利令智昏,铤而走险,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缺少一个让践踏信用者为自已“埋单”的机制,让无良企业心在了侥幸。在这样一种氛围里头,守信又如何会有众望所归的凝聚力和深入人心的穿透力?三鹿集团倒跨埸之后,仍然未能让一些企业警醒,或许让更多失信企业出局,更是刮骨疗骨之举。(奚旭初)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