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工资能升上去,房价能降下来。 CFP供图
●今年广州将筹集8.5万套保障房,该目标是去年的3倍
●今年广州将确保解决77177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新快报4月21日报道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广州楼市经历了最疯狂的飙涨时期,2006年广州十区一手住宅均价仅6343元/平方米,至2010年已达13143元/平方米,翻了一倍。房价的急升让不少家庭的固定资产翻了一番,却让更多家庭望房轻叹。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和问责机制,把保障基本住房、稳定房价和加强市场监管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级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随着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加上未来保障房大量推出,“十二五”不要让房价飞,将是可实现的幸福住房梦想。
百姓期待
住上小三房房价降下来
清明假期以来,阿冰和丈夫又开始了在楼盘和中介店铺之间的奔走看房之路。她很后悔,没在2008年咬牙把房子买下来,等了三年,调控来调控去,房价越盼越高。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她希望房价真的能降下来,买房的成本低一些,能实现他们把现在的两房换成小三房的改善居住梦想。
2008年
抢不到房苦等房价降
37岁的阿冰,当年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她年轻的时候也认为自己很幸运,阿冰和丈夫都在广州某事业单位上班,赶上了房改末班车,在越秀区盘福路分到了一套50平方米的两房单位。结婚生小孩以后,一家四口,丈夫、儿子和帮他们带小孩的母亲都住在这所房子里。原本,阿冰没想过要换房,不过两房的单位住了三代人,儿子已经上小学了,没有独立的房间;母亲年纪越来越大了,房子在8楼,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买菜很辛苦。2008年,广州房价有点降了,阿冰动了心思要换房。“我是想在市区买一套小三房,不需要很大的面积,只要多一个小房间就可以了。”阿冰和丈夫当时存了接近40万元的存款,两人工资加起来1.1万元左右,当时买房他还算是首套房贷,可申请3成首付,首期是足够的。
阿冰说起当年看房经历喜欢用一个“抢”字,她说当年降价的房子都得抢着买:“2007年底有同事抢到了康王路金色康苑的房子,不到1.3万元/平方米。于是我就等着旁边万科另一个盘金色荔苑开盘,那时候大家都说万科的楼盘降得最厉害。”不过她没能在2008年3月开盘的时候,从金色荔苑“抢”到房子。“当时看中一套95平方米的房子,总价110多万元,我们都交了订金。”阿冰记得那天几百号人挤在中国大酒店抽签“抢”房。“我的号一直没有被抽中,95平方米的房子都卖完了。200多套房子在两三个小时内卖得一套不剩。”
“接下来我们看了几个楼盘,金色家园、翠城花园、小北御景等等,想等房价再降一点。”阿冰表示,那时候限价房都没人买了,“心里很高兴,我以为市区房价会降得比限价房低”。
2009年
犹豫中越看房价越贵
“到了2009年,有关部门开始救市,当时我们有一套房改房,还算首次置业,利率能打7折。我们很高兴,又开始筹划买房了。”阿冰和丈夫差一点就买了先烈路的洪都逸品。“开盘时候抢房的人不多,我们看中了一套90平方米的小三房,单价要1.5万元,总价要135万元。比金色荔苑贵了很多,我们得向老人家借钱凑首期。”阿冰说,丈夫不愿意“啃老”,最终没买成房。“去年后悔死了,楼盘卖到2.3万元/平方米。”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