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时的乔布斯
“一个非常奇怪的家伙来到公司,他说他不会走,除非我们雇用他。我看,我们或者把他交给警察,或者只能雇佣他了。”雅达利公司的人事主管这样向公司技术主管奥尔康(Al Acorn)汇报。
这个当时穿一身旧衣服、嬉皮士打扮的人是史蒂夫·乔布斯。
1972年12月,乔布斯仅在里德学院上了一学期的课,便正式退学。随后,回到家中的乔布斯想出去旅游,但缺钱。这一天,乔布斯翻看报纸,看到了雅达利(Atari)公司的一份招聘启事,上面写着“拥有快乐和金钱”,于是乔布斯上门求职。
电子乒乓旋风
上世纪70年代初期,雅达利公司通常用女员工的名字,作为新游戏机研发代号。公司创始人诺兰·布什内尔(Nolan Bushnell)曾对《幸福》杂志的记者说:“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阿尔丽特。好家伙,她体态多漂亮,有最细的腰,我认为她是‘超乒’”。
毕业于盐湖城犹他大学工程系的布什内尔,年少时父亲就教育他:“使劲地工作,才能使劲地玩乐。”在校期间他长发蓬乱,爱穿花里胡哨的T恤衫,经常到马戏团门口摆摊叫卖弹子球、口香糖等小玩意。
毕业之后,布什内尔想去迪斯尼工作,在他看来,那里是个游戏的天堂,但没能如愿。于是他只好来到硅谷的一家公司,做电子工程师,做工程设计的工作,但他一直保持着对游戏的热爱。
1971年,25岁的布什内尔受硅谷创业热潮的感染,准备点燃自己的梦想。他白天去一家公司上班,晚上便在家中捣鼓他设计的游戏机。妻子给了他500美元作为创业经费,并腾出小女儿的卧室给布什内尔当工作间。
早在布什内尔开始他的设想之前,大型投币式电子游戏机在一些大型机房和高档场合已出现。可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种机器很昂贵,二是游戏太复杂。布什内尔上大学期间,每天晚上在学校机房的大型机上玩那些游戏时,就在琢磨解决之道。1971年,集成电路大幅降价,为制造便宜的游戏机创造了条件。布什内尔准备制造不需费脑力的简易游戏机,目标是让小孩和酒吧里的醉鬼都能很快上手。他说:“我必须做出容易上手的游戏来才可以获得成功,就像易拉罐都有拉环,钢笔都要有套一样。”
当时乒乓球运动风靡一时,他的第一个产品是电子乒乓球游戏机,名叫“乒”。 布什内尔选定了当地年轻人经常光顾的Andy Caps酒吧,说服了老板,把它安放在一只木桶的顶部。
第二天清晨,还在睡梦中的布什内尔被电话吵醒,酒吧老板恼火地抱怨游戏机出了故障,让他马上搬走这台“破机器”。 布什内尔火速赶到酒吧。他拧松螺钉,打开机器,嘴里念叨着:“让我看看究竟被人塞进了什么东西……”他突然楞在那里,酒吧老板也惊呆了:游戏机中被塞满了 1200个25美分硬币,当然再塞不下了。
布什内尔的“乒”游戏机一板中的。1972年6月27日,布什内尔和同事T. Dabney各出资250美元,创办公司。他们本来计划给公司取名为“会合”(Syzygy),但是这个名字已经被一家蜡烛制造商注册过了,于是改为 Atari(雅达利)。有一种说法是,布什内尔钟爱日本将棋游戏,Atari因棋中那句杀棋的吆喝声启发而成。如果真是这样,那名字似乎预言了雅达利公司后来的命运。上世纪80年代,雅达利在日本游戏机厂商的冲击下没落。不过那是后话,1972年的雅达利公司一帆风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