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幕晚宴上,三位艺术家与三位打工子弟学生代表走上台,向与会嘉宾展示了三幅名称分别为“明天”、“城市里的人·城市里的楼”、“幸福的感觉”的特殊画作。艺术家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和打工子弟合作,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被孩子们的热情和童真深深感动,这种独特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今后创作的累积和宝贵财富。来自北京玉泉路小学“阳光少年合唱团”的15位打工子弟学生也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无伴奏合唱台湾民谣《丢丢铜》,现场所有人都被孩子们清澈童音所传递出的纯净、真诚的艺术气质所感染,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女士也在现场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慈善理念,介绍“阳光下成长”公益项目的相关情况,并感谢CIGE总监汪一涵女士对阳光文化基金公益项目一直以来的支持,同时唿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和社会资源参与进来,一起为流动青少年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
打工子弟——CIGE 2011的特别来宾
CIGE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亚洲现当代艺术博览会之一,始终秉承自身优势与学术理想,凭借自身国际性、专业性与前瞻性的清晰定位,为国内外参展画廊提供了一个商业与学术并重的优秀平台。邀请打工子弟走进CIGE2011,为这场艺术展览更增添了一种温情和感动。
打工子弟学生参观CIGE 2011展览,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阳光文化基金“阳光下成长”公益项目的艺术实践活动之一。“阳光下成长”这一公益项目以流动青少年,特别是打工子弟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参与式艺术教育为手段,目的是帮助他们开发感知觉、提升创造力,并为孩子们提供机会走进艺术殿堂,与艺术大师零距离接触,接受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学习用艺术的方法表达自我,从而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使他们能够汲取多方面的养料,在新的环境中更好地成长。
因为条件有限,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很少有机会与艺术展览、演出等社会文化资源接触。为了今天的活动,孩子们兴奋了好几天。北京玉泉路小学的“阳光少年合唱团”的同学们每天放学之后都自发的聚集在一起努力排练。今天,他们把最好的状态展现在来宾面前,并且得到了真诚的鼓励。
为了让这些参加“阳光下成长”公益项目中绘画培训的打工子弟能够更好的理解作品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讯,CIGE 2011工作人员和艺术家们特意安排了三条艺术体验线路,全程陪同孩子们参观并做讲解,面对各种展品孩子们兴趣大发。为了让同学们能及时的将对这次参观的感受记录下来,孩子们在现场进行绘画创作,用他们喜欢的颜色、喜欢的线条表达着自己的心情,虽然技法上有些稚嫩甚至毫无章法,但他们认真的创作态度和无限的想象力都让旁观的嘉宾和工作人员赞叹不已。面对此次有益的尝试,阳光文化基金将创造机会,提供必要的条件让优秀的艺术家走进打工子弟学校,和同学们做更深入和长期的艺术互动。
呵护打工子弟 让孩子们在“阳光下成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第二代、第三代流动人口的教育、社会福利、权益保障等方面保障滞后于社会发展,这种不平衡直接影响到相关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收入,进而影响其对社会的态度和行为。为此,阳光文化基金会特设了“阳光下成长”项目,专门服务于打工子弟,希望尽可能为这些孩子提供平等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和融入主流社会。
从2010年7月开始,阳光文化基金联手达芬奇家居开展“阳光下成长项目”,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工子弟的艺术实践活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