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侈品降税 预计代购业暴利将被终结
有一次,她到香榭丽大道闲逛,稀里煳涂地当了一次“廉价代购”,当时路过LV专卖店,被一位中国妇女拦住,她以每人50欧元的报酬让同屋进店买包,不管什么款式,只要把她给的现金花完即可。同屋还以为天上掉馅饼了,进店乱买一气,兴冲冲地完成任务,拿着50欧元的报酬就去吃饭了。
同屋后来才知道,那个拦路的同胞是专业代购,每一个包能赚到两三千元的差价,但她自己却进了名牌专门店的黑名单,店家不肯卖货给她,于是便在街上找人进店“代购”。同屋每次想到这段往事,都还感叹自己不是做投机分子的料。
海外代购坐享税收红利
2011年初,一批出手阔绰、青睐奢侈品的中国游客又引爆了英国购物季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狂潮,英国媒体甚至把这种消费称为“北京镑”。
贝恩咨询公司公布的《中国2010年奢侈品市场调查》显示,奢侈品供应商去年一年就从中国人口袋里掏走684亿元。而这当中,很大一部分的消费发生在境外。国内奢侈品牌与境外的明显价差,已经逐步把国人的此类消费推向境外。
目前,我国奢侈品进口关税一般是15%-25%,这使得国内奢侈品的价格一般会比原产地高出至少1/3。商务部的一个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海内外的差价,内地市场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由于国内外奢侈品价格的巨大悬殊,让海外代购这一新兴行业日益兴旺。据《人民日报》消息,中国赴美游客平均7000美元的消费能力让众多美国商家对中国游客十分期待,一些国家甚至为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而尽量简化入境手续。一些消费者还通过网上代购的方式购买海外商品。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海外代购”这一关键词发现,各种代购服务应有尽有,消费者可指定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购买地点,许多商家还打出“一天一团”、“免税代购”等促销口号。虽然我国的海外代购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态势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迅猛。
压力下代购业急需转型
最近有消息称,自去年7月国际奢侈品牌调高价格以来,今年4月1日起,LV、Dior、Burberry、Prada、Celine等大牌再次启动了新一轮调价,在海 外 市 场 提 价 幅 度 达5%-15%。
国内,备受关注的海南“离岛免税”政策20日也正式启动。根据此前财政部的相关文件,海南省居民每年享受一次免税购物,非海南居民最多可享受两次。单价人民币5000元(含5000元)以下商品,累计购物金额最多不超过人民币5000元。单价人民币5000元以上的商品,每人每次限购一件,并须缴纳进境物品进口税。
种种压力无疑进一步挤占了代购行业的市场份额。有业内人士就指出,随着奢侈品在海外市场掀起新一轮的涨价,商务部酝酿降低部分商品的进口环节税收政策出台,一级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启动,导致奢侈品国内外差价进一步缩小,奢侈品代购业优势在减弱,因此寻求资本支持转型是必然趋势。“在这种压力下,一些代购网站于是纷纷寻求转型,或延伸业务范围。”某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代购网站前期资金积累比较少,已不能满足转型或业务延伸所需的资金支持。因此,选择风投,获得资本支持最快也是最方便的捷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