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做客红网,红网与云南网联合直播嘉宾访谈。)
红网报道从35岁被任命为云南江川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到后来的副县长、新平县委书记、红河州委书记,再到现在的教育厅长,“走在最前面”,几乎已定格为罗崇敏的一帧剪影。
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推行或探讨的诸多改革,好些比国家层面还要快。云南初中升高中考试制度改革就是一例,罗崇敏坚称“高考不公平”,主张“取消全国统一高考”,在云南,他率先将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由原来的一次性考改为过程考,变一张试卷评价为综合素质评价。罗崇敏认为,现在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教育价值和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在流失,教育的世俗化、功利化越来越突出。诸如此类的很多“认为”,是他在不打牌、不喝茶、不抽烟的时间段里,在调研、在读书、甚至在坐马桶的当儿思索出来的。还有一些“认为”,已超过他所在岗位的权责,也是他的能力所不能解决的范围。
但罗崇敏坚持一点,“改革既是漫长的过程,更是现实的行动。”在能力范围内,他拼命地朝前走,甚至有些忘我,有些忽视旁人的感受。有一次,他一口气花了两天两夜,写完红河州党代会报告,又接着写一个电视剧大纲,完了去冲凉时,大把大把掉下的头发差点把下水道堵住。还有一次,他下乡调研,从早上七点到第二天凌晨四点,不停气跑了4个县,为他开车的司机手都肿了。对权责之外的事务,罗崇敏同样喜欢“指指点点”,他的方法是著书。上世纪90年代初,罗崇敏到湖南等地旅游,有感于旅游业的发展,于是写了《现代旅游概论》,后来又陆续出版《资本运营概论》、《农业经营论纲》,他甚至还写了《大学修养观》和《中国发展战略论》,前后近20本书。改革和著书,就是罗崇敏的诚意,他并非要孤独地活在自我的世界,他走在前面,但是不忘对话,希望世界朝着他理想的方向迈进。
以下为罗崇敏访谈实录摘要:
谈改革认识:我们国家改革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我认为我们国家改革历史潮流不可逆转。下一步整个国家的改革还是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我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必须要坚持市场化的倾向,要提高市场化程度。具体讲,我们要进一步的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大型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要坚持市场化、国际化,特别是要参与国际竞争,要进入国际资本运行的轨道。这个改革要坚定不移。
第二,民主化的倾向。就是要进一步的推进民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比如党内职衔、乡镇乃至县级的职衔,总之在选举制度改革、在监督制度改革、倡议制度改革方面都要深化。
第三,社会建设的法制倾向,也就是要进一步的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坚持法制倾向,使整个国家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不断的进入法制轨道。
第四,文化体制的公共化改革。整个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有公共化倾向,要使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事业的发展,要使众人受益,然后要引进竞争机制。比如红网,还有湖南的文化体制改革就很成功,一方面是公共化倾向,再一个加快市场化进程。这几方面的改革都要系统的来推进。
谈教育危机:最大的问题是教育价值流失
我们国家现在在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现代教育体系,在校的学生达到2.6亿人,老师有几千万,庞大的现代教育体系在逐步的建设,整个教育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这是成就辉煌。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