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教育的其他话题……

返回教育……


我收藏的爽吧……


云南省教育厅长批高考不公 建议取消全国统考

1 云南省教育厅长批高考不公 建议取消全国统考
虫族2011-04-23 19:26:47 发表

(4月21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做客红网,红网与云南网联合直播嘉宾访谈。)
红网报道从35岁被任命为云南江川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到后来的副县长、新平县委书记、红河州委书记,再到现在的教育厅长,“走在最前面”,几乎已定格为罗崇敏的一帧剪影。
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推行或探讨的诸多改革,好些比国家层面还要快。云南初中升高中考试制度改革就是一例,罗崇敏坚称“高考不公平”,主张“取消全国统一高考”,在云南,他率先将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由原来的一次性考改为过程考,变一张试卷评价为综合素质评价。罗崇敏认为,现在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教育价值和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在流失,教育的世俗化、功利化越来越突出。诸如此类的很多“认为”,是他在不打牌、不喝茶、不抽烟的时间段里,在调研、在读书、甚至在坐马桶的当儿思索出来的。还有一些“认为”,已超过他所在岗位的权责,也是他的能力所不能解决的范围。
但罗崇敏坚持一点,“改革既是漫长的过程,更是现实的行动。”在能力范围内,他拼命地朝前走,甚至有些忘我,有些忽视旁人的感受。有一次,他一口气花了两天两夜,写完红河州党代会报告,又接着写一个电视剧大纲,完了去冲凉时,大把大把掉下的头发差点把下水道堵住。还有一次,他下乡调研,从早上七点到第二天凌晨四点,不停气跑了4个县,为他开车的司机手都肿了。对权责之外的事务,罗崇敏同样喜欢“指指点点”,他的方法是著书。上世纪90年代初,罗崇敏到湖南等地旅游,有感于旅游业的发展,于是写了《现代旅游概论》,后来又陆续出版《资本运营概论》、《农业经营论纲》,他甚至还写了《大学修养观》和《中国发展战略论》,前后近20本书。改革和著书,就是罗崇敏的诚意,他并非要孤独地活在自我的世界,他走在前面,但是不忘对话,希望世界朝着他理想的方向迈进。
以下为罗崇敏访谈实录摘要:
谈改革认识:我们国家改革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我认为我们国家改革历史潮流不可逆转。下一步整个国家的改革还是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我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必须要坚持市场化的倾向,要提高市场化程度。具体讲,我们要进一步的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大型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要坚持市场化、国际化,特别是要参与国际竞争,要进入国际资本运行的轨道。这个改革要坚定不移。
第二,民主化的倾向。就是要进一步的推进民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比如党内职衔、乡镇乃至县级的职衔,总之在选举制度改革、在监督制度改革、倡议制度改革方面都要深化。
第三,社会建设的法制倾向,也就是要进一步的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坚持法制倾向,使整个国家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不断的进入法制轨道。
第四,文化体制的公共化改革。整个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有公共化倾向,要使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事业的发展,要使众人受益,然后要引进竞争机制。比如红网,还有湖南的文化体制改革就很成功,一方面是公共化倾向,再一个加快市场化进程。这几方面的改革都要系统的来推进。
谈教育危机:最大的问题是教育价值流失
我们国家现在在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现代教育体系,在校的学生达到2.6亿人,老师有几千万,庞大的现代教育体系在逐步的建设,整个教育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这是成就辉煌。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云南省教育厅长批高考不公 建议取消全国统考
虫族2011-04-23 19:26:47 发表
说到问题,我认为存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价值流失。二是教育创造力缺失。三是教育能力在不断下降,教育培养创造性的能力,包括培养人的合作能力、责任能力这方面在下降。
我有一个观点,人类社会最大的危机不是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更不是生态危机,而是教育危机,因为那些危机都可以在教育危机里面找到它的根源。
而教育危机又集中体现在教育价值危机,我认为整个人类社会都存在,我们国家也是存在的,潜伏的危机现在最大的是教育价值流失,也就是我们对教育的信念、教育的尊严,还有教育的功能的认识,不断在受到削弱。
具体讲,现在整个体制设计,还有整个教育实践,还有教育理论的探索,基本上是在为培养功绩性的人才来设计的。比如政治功绩、经济功绩、生活功绩、生产功绩、耀祖光宗的功绩,功绩化的来设计。这样就带来教育的世俗化、功利化现象越来越突出。
简单的讲,学生现在吃饭确实为了学习,但学习不是为了光吃饭。
还有现在教育的尊严受到挑战,学习的工程化、学术的市场化、学习的情场化越来越突出,这样创造性的人才,特别是富有创造力的人才,现在在不断的流失,这个就是我所说的教育危机。
第二页:谈高考改革和教育公平:建议取消全国统考
第三页:谈教育改革和成长历程:生命、生存、生活教育
第四页:谈著书经历和亲子教育:曾灌输孩子从政不利人格健全
谈高考改革:通过十年努力一定会有全新面貌
现在一讲到高考制度是很公平的,如果一改会不会带来不公平?其实错了,现在的高考方法表面上看是很公平,其实你深入思考是不公平的。一个学生十多年的学习,凭一张试卷就评价了,那是公平吗?是不公平的。
我们应该少说多做,扎扎实实的把现实的改革一步一步的推进,特别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宏观改革,我认为看准了就要改。如果我们行动起来,通过十年的努力,整个国家的宏观的教育体制,一定会有个全新的面貌。
在教育改革方面,我认为集中要抓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第二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进行改革。第三是要进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特别是考试制度要改革,所以我主张取消全国统一的高考,是不是不要考试?一定要考试,要解决怎么考的问题,也就是要进行学校还有企业之间的考试评价。
不能把一次高考作为选拔学生、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和标准,变一次性考试为过程考试,变一次性选拔考试为过程学业学评考试,变一张试卷评价为综合素质评价,三个方面的改革都要深化。
还有一个是办学体制改革,也就是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教育、民办教育、股份制教育共同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我主张把非义务教育的学校拿出三分之一进行改造、改革,变为民办学校,我认为今后的改革重点应该在这几个方面。
谈教育公平:政府应负教育资源公平配置之责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它包括起始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公平的问题,解决教育公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
但教育公平既是一个历史过程,更是一个现实的事情。我们现在存在教育不公平的问题,特别是城乡之间的不公平,还有区域之间的不公平,还有性别之间的不公平,这样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我认为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要从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政府要肩负起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责任,也就是政府要充分发挥在农村、在城市配置教育资源的责任,教育投资要倾斜农村、倾斜贫困地区、倾斜西部。
第二,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促进教育过程的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在教育政策支持上,我们一定要注意教育薄弱环节的投入,注意教育薄弱环节的政策支持。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云南省教育厅长批高考不公 建议取消全国统考
虫族2011-04-23 19:26:47 发表
第四,要全面加强教育管理,通过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结果公平。从这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三页:谈教育改革和成长历程:生命、生存、生活教育
谈教育改革:“三生”教育是现代的教育智慧
云南这些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发展,在教育改革方面系统推进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还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等等。
比如我们推进了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就是初中生高中的考试制度改革,变一次性考试为过程考试,变一张试卷评价为综合素质评价,受到了普遍的肯定和欢迎。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建设教育价值,我们提出来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
就是利用教育的力量,对受教育者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从而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这个教育是通过认知教育、体验教育、感悟教育来实现目标,这个学习不是一种灌输式的学习,是一种启发式、探索式的学习,搞很多实践基地,给受教育者生存的实践、生活的实践,包括生命的实践。
比如给学生系一个很沉重的沙袋,让他感受母亲怀孕的那种艰辛,孕育生命的那种爱心。
这样的教育,我们已经搞了三年了,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我们编写了十本教材,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受到了老师、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也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认为“三生”教育是一种现代的教育智慧。
谈成长历程:扫厕所都要比别人扫干净一点
我30岁读初中,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我刚上初中一年就没有机会读书了。后来到30岁的时候,我原来工作的一个厂倒闭了,我就调到江川县的中学去做炊事员,还有敲钟。
这个时候我就感觉到我要改变我的身份。
大家都知道,在工厂里面人家叫你师傅,是很自豪的,但在学校里面叫你师傅,就和和老师有差别,当时我的追求就是当老师,所以我重新拿起初中课本,学了三年考了大专,然后就把我的身份改了。
后来我到了政府办公室工作,到了党校工作。当时我有一个信念,就是扫厕所都要比别人扫干净一点。
有一个真实的笑话,当时我任江川县政府办公副主任,我任了两年半的副主任,包括做秘书工作,在办公室待了三年,只要不出差都要打扫厕所。后来我任副县长以后,没有时间打扫厕所,所以门卫就开玩笑说,罗副主任任罗副县长,厕所也脏了。
我觉得,不管是在哪个岗位上,你做什么事情,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
我当过知青、当过工人、当过炊事员、当过推销员,也做过卫生员,做过中学老师、党校教员,从政以后做了基层领导干部,这些经历对培养我的意志力,特别是对培养我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对创新思维都会有影响。

谈著书经历:学习和创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对于我来讲,学习工作生活没有明显的界限。学习和创作对我来讲,是一种兴趣,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我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形成一个习惯,善于思考、研究和发现一些问题。我追求的不是别人所未见的,而是别人已见而未思未行的东西。
比如,吃饭的时候,我吃过桥米线时,就萌发了创作,我看过桥米线里面有10多种,甚至20多种原料,做成一碗过桥米线,那么我就想起来,这一碗过桥米线,里面装着世界的事情,装着人生的辛酸苦辣,装着国家的兴盛和衰败。
所以我就构思了一个电视剧本《天下一碗》,然后把电视剧本又改编成小说《天下一碗》。
在马桶上坐着,有时候我会思考起一个问题。当时因为我生病做了一个小手术,坐在马桶上,我就想起了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病痛,那么怎么来消除病痛?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写了三个小短文。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云南省教育厅长批高考不公 建议取消全国统考
虫族2011-04-23 19:26:47 发表
我到云南迪庆参加省委的工作座谈会,我到那看了就萌发我要写《现代农业乱纲》,我在那一边工作一边写完了初稿。
另外我到风景区,包括湖南的橘子洲头,还有四川的风景区,那时候是九十年代初,我看到旅游业在发展,然后就萌发一个念头,查阅了很多资料,写了《中国现代旅游概论》,我记得当时这个书发行量还是比较大。
我要说的就是,学习和创作是我的兴趣爱好,这种兴趣爱好和我的事业、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谈亲子教育:曾灌输孩子“从政不利人格健全”
我的两个孩子,不算有本事,但是起码他们有较好的人格,有较好的身心状态,有较强的生存生活能力,也有自己的事业追求。
我教育孩子,首先是兴趣培养,引导他们培养一些丰富的健康的兴趣。第二是行为养成,我和我爱人,包括我的父亲、岳父都是喜欢读书的,我们有了孩子以后,很多时间在夜读。另外早上每天坚持六点半起来,孩子七岁的时候把孩子叫醒,跟着我跑步。再一点就是意志力培养,我的孩子他们在十多岁的时候,假期我就让他们到我的老家,在农村的老房子里面去住十五天,就和当地的农民一起劳动,然后两个人自己煮饭,带点土豆、红薯,带点油盐自己煮。
我的儿子初中毕业上高中那一年,我就把他送到小煤窑去打工,当时我是县委副书记,儿子在那干了一个月给了50块钱,这50块钱拿了以后他非常高兴,他问这钱怎么办?后来我说这50块钱就交给希望工程,这件事情让他刻骨铭心,现在讲起来他都很自豪。
我记得,下乡路过那个地方,看到他在公路边上端着一个饭盆在吃饭,只有两个眼睛是动的,其他都是黑的。我看到了,我没有停车,但是看到以后心很酸掉泪了,我照样下我的乡。
不过,现在想来,我对他们要求太高、太严格,限制太多,所以限制了他们的思维,特别是创造思维。我总是希望他成为这样家那样家,我给他们灌输,今后你们不要从政,从政不利于人格的健全,所以现在我两个孩子对从政都不感兴趣。
这些实际上不好,不要刻意的灌输、控制孩子。
回复该发言
共有4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