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能听到一些投资人的感叹,一个曾经被他们认为“发展太慢”、“链条有点长”、“盈利效率有质疑”的公司,竟然在几年之间真的生存了下来。从上海开始,直到业务扩展到北京、南京,它开始迅速地占领城市地铁和繁华商圈的角落,一股风潮似乎势不可当。

这家公司就是维络城。只要你拥有一张通过手机号激活的VELO卡,在维络城的终端上扫描一下,这个运用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小卡,就可以让你通过点击商家图标,挑选自己满意的折扣并把它轻松打印出来。维络城的成功显而易见——这个在大大小小的购物场所、地铁里,用这样一张小卡打印优惠券,平均在一分钟之内即可完成的操作,现在已经要开始排队了。
消费者需要使用便捷的方式使自己的消费性价比更高;而商家则希望掌握顾客的消费意愿和规律,从而完善自身的营销。维络城的创新模式就在这样双向的诉求中应运而生,以营销平台的角色出现,开启了优惠券的2.0时代。
需求推动的精准营销
“维络城要做的是如何让信息围着人,而不是让人去找信息。”维络城CEO张毅斌这样给自己定位。创业之前,靠优秀的成绩一路保送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张毅斌一直有个困惑:外面逛街的时候,忽然想知道周围有什么好的餐厅,或者是哪些餐厅在打折,身边又没有电脑,怎么办?“在线下环境里,用户依旧很难方便地获取信息服务”,一个小小的思路,让张毅斌决定以此开始全新的事业。
“在生活和消费领域,优惠券的营销形式最为普通平常,选择这个切入点进场,做得好会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张毅斌告诉《商业价值》,目前维络城在上海、北京、南京的用户数量已经近300万,其中70%的用户经常使用。据维络城的统计,2008年维络卡刷出2000万张优惠券,而2009年就暴增到8000万张,市场对优惠券的需求十分强烈。
事实上,优惠券只是一个载体。张毅斌头脑里构建的是一个精准营销的服务平台,即通过非接触式的互动,把互联网上的东西,延伸到城市空间里去;同时借鉴互联网的模式,主要为商家服务。他表示,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Velo卡,在终端机器上扫描的过程,就好比在互联网上的登录动作;选择和打印,就相当于在互联网上搜索,以及获得有用的信息——在消费者获取优惠的过程中,商家也完成了品牌的推广和促销。
维络城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向商家收费。据张毅斌表示,“用户、流量、后台管理”的互联网属性,让维络城的营销服务越来越精准。
之所以不用电子优惠券的方式,而坚持要用终端打印,张毅斌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流通行业已经证明“带券”消费的模式是最优选的方法。在优惠券营销中,回收率相当于网站的流量,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统计指标。在此之前,到网站下载优惠券、街边随意发放的优惠券是大众获取折扣的主要途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商家统计营销效率,纸质优惠券的可回收性远比“拿着手机给商家看一眼”的电子优惠券来得有效。
另一方面,与同为纸质凭证的“街边随意发放优惠券”形式相比,由维络城打印出来的优惠券显然没有那么“随机”。据商家统计,通过维络城优惠券的回收率高达17%-18%,甚至有的商家达到30%。而“随机发放”的形式在营销学中,有一个名词叫 “拦截性派发”,它是指没有固定发放场所,也没有固定派发对象的优惠券营销方式。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