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3日从上海市蔬菜办公室了解到,由于生产面积扩大、气候条件有利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上海菜价近期有所回落,而农资及劳动力等成本有所上升,菜农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上海相关部门已采取多种措施给予综合应对,并进一步探索完善全国首创的蔬菜价格保险机制,未雨绸缪制订了“夏淡菜价保险方案”。
据上海市蔬菜办提供的数据,截至4月下旬,上海本地产蔬菜的在田面积超过53万亩,其中绿叶菜22.9万亩,地产蔬菜日上市量达8900吨,其中绿叶菜4900吨。青菜的田头交易价格一度低至每公斤0.5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0%左右。在江桥市场等上海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少蔬菜品种的批发交易价格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在农贸市场和菜市场等零售环节,一、二元钱一斤的绿叶菜也大幅增多。鸡毛菜目前售价为每市斤1.5元,小青菜最便宜,每市斤只有0.6元。像一些春季上市的时鲜菜如春韭、芦蒿、马兰头、红苋菜等,每市斤的售价也就1.3至2.5元。
上海市蔬菜办主任陈德明说,近期上海地产蔬菜供应数量充足,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沪郊蔬菜生产面积稳定;二是近期天气状况有利,阴雨少,光照足,地产蔬菜病虫害发生普遍较轻,长势较好;三是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市场供应数量增加。最近一段时间,青菜、卷心菜、大白菜、芹菜、杭白菜等的销售价格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至25%。而今年以来蔬菜生产的农资、劳动力等成本有所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5%左右,造成菜农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
据了解,为了保护菜农的经济效益,上海市农业部门正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行综合调控,特别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在全国首创的菜价保险机制。去年,上海推出了“冬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产品,“冬淡”青菜保险面积超过5.7万亩,共发生赔款424万元,亩均赔款近80元。相关专家认为,绿叶菜成本价格指数保险,将政策性业务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特性,既保障了市场供应,平抑了菜价,又减少了菜农损失,调动了菜农种菜积极性,统筹兼顾了市民和菜农利益,有效缓解了“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问题。
据悉,上海已着手制订今年“夏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方案,市级财政继续补贴保费的50%,各区县财政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补贴比例,投保人自缴保费比例不低于10%。相比“冬淡”保险,今年的“夏淡”保险的保险品种进一步扩大到青菜、鸡毛菜、米苋等5个品种;计划保险面积扩大到12.5万亩次;保险时限进一步延长,从“冬淡”保险期的59天延长到“夏淡”保险期的77天。与此同时,价格数据的采集也将更为科学,相关价格数据将来自于18家标准化菜市场,由统计部门科学定点、随机抽样、采集提供。
据上海市农委人士说,上海还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蔬菜生产的茬口与品种,并要求各级农技人员深入蔬菜生产基地,加强现场技术指导,保证均衡上市。同时,加强产销对接,进一步拓展“农超(超市)对接”、“农标(标准化菜场)对接”以及“团购”等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