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500强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的业务范围从座椅、车灯到发动机等等无不涉及。在业内被称为“最接近整车制造商的零部件供应商”。2010年,麦格纳销售收入高达亿美元,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下一步,麦格纳在中国还有哪些投资战略,麦格纳国际执行副总裁、麦格纳中国,印度,东南亚,南美和非洲地区总裁戴赫博接受了网易汽车的专访。
戴赫博透露,目前,麦格纳在中国大概有20多家工厂,2014年之前,这一数字将至少增加5家实体,当然这是一个保守数字。

麦格纳国际执行副总裁戴赫博
下面是访谈实录:
3年内 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实体数将翻倍
网易汽车:目前,中国市场发展迅速。有消息称2014年会超过25家,所以我想了解一下大概这方面的计划?
戴赫博:没错,我们现在在中国有20多家实体店,一共有6000名员工,有的产能已经基本上接近饱和的状态,有的还是处于初始或者是正在起步的状态,2014年之前,我们将新增5家实体,按照工厂数来说,已经是差不多25%的增长了,当然这是一个满保守的数字,,从人员上的增长来讲。如果产能全部满,目前的销售和生产人员基本上可以在明年就能够把这个数字翻倍。
网易汽车:我们知道,除中国外,您还负责巴西、俄罗斯等亚太地区国家。其他区域有类似的新的增长计划吗?
戴赫博:刚才说的5家数字,是我们稍微保守一点的估计,没有太激进。在3年内,把中国算在内,整个新兴市场地区的份额,实体数目的建立翻倍,应该是不会太激进。
网易汽车:最近,麦格纳不断有一些收购行为。我想问一下,麦格纳在中国寻找一些合资伙伴有没有什么要求?
戴赫博:这个我们在考虑的时候,应该会有几方面的想法,一个是是否能增加我们目前的工程能力,或者是你不我们产品方面的能力,再有一个就是说,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扩大我们的客户份额,还有我们在区域上的延伸。
在中国如果是指技术方面的弥补,对于麦格纳还是比较局限的,找到这样的合作伙伴,中国也是比较少。可能在某些特别的领域里面会有这样的伙伴,但是相对来说少一些。这样就需要考虑到,是否能够对你的客户份额和你整个地理区域的覆盖有一定的帮助,我们之前在中国主要是以上海地区为主的,现在我们会考虑,区域上可以向东,向西,向北,向南这样来延伸,考虑怎么样覆盖我们的客户。这样的话,额外的服务伙伴会少一些,亚洲或者中国的合作伙伴会更多一些。
外饰业务一定会进入中国
网易汽车:现在像麦格纳公司有十个左右的业务系统,这些业务在中国市场全部实现本地化运作了吗?
戴赫博:目前这十个系统在中国的发展不是说大家都齐步走一个速度,或者同样规模的,目前我们的车身,动力总成,闭锁和我们的车镜系统是发展比较快的,在中国相对来说是成熟一些的,发展的稍微慢一点的是我们的电子和电动车系统,基本上处于中间,大家都在增长,只是相对来说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这也是合理的。
我们目前没有进入中国的业务有外饰部分,但是外饰是一定会在中国出现的,另外有一些业务,目前还不能给你一个很清晰的说法,但是我们在努力。
网易汽车:外饰是指密封件和玻璃那一块儿吗?
戴赫博:车身覆盖,前后保险杠。
网易汽车:有具体的时间表吗?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