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房产的其他话题……

返回房产……


我收藏的爽吧……


“止涨而非下跌” “最严调控”周年看楼市

1 “止涨而非下跌” “最严调控”周年看楼市
xiez20092011-04-24 16:26:59 发表
调控决心和手段将继续向市场传导
去年以来的“最严调控”,以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和加快保障房建设为两个突出特点,信贷、土地、税收等构成的“调控链条”无不旨在压制炒房投机,同时增加有效供应满足公众合理居住需求。目前看来,调控的决心和手段将继续传导至市场。
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将持续加大,房价调整的促动因素越来越多。据专业机构统计,截至4月11日,沪深两市已共计有84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公布了2010年年报。数据显示,84家上市房企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705.9亿元,同比大减1150亿元。虽然负债增加不能等同于资金链紧张,但房企资金压力普遍加大是不争的事实。一些知名房企人士告诉记者,企业是银行“总行级”客户,贷款数额没有影响,但资金成本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20%左右。嘉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谷文胜认为,目前许多开发商谨慎拿地,更多是出于实行“保守”战略、储备资金的需要。事实上,多家龙头房企已下调今年的开工规模。
房价下跌的预期有所增强。柯志谦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城市环比下跌的态势或将持续,部分热点地区的房价调整在所难免。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房价的下跌有其结构性原因:一方面,高端价位住宅成交明显下降,中低价住宅比重上升;另一方面,可销售的保障房比重将明显上升,这二者均在结果上导致所谓的“均价”被拉低。
保障房建设及供应均将保持快速推进之势。今年确定的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尚待观察,但“提速”之势不容否认。一些热点城市的保障房项目将大幅增加。比如上海今年各类保障房新开工和筹措面积将达1500万平方米,上市供应面积1150万平方米。住建部人士介绍,今年保障房数量可能将首次超过市场类住房。
业内人士认为,保障房“短板”的加快弥补,除满足越来越多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人们对调控的信心,看到了住房实现商品、保障“双轨制”的希望。
市场仍处“再平衡”阶段
“至少四、五两个月,市场仍将处在一个缓慢复苏的 再平衡 阶段。”谷文胜说。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暂时遏制,但市场往哪里走,还存在不确定性。
首先,不宜过度解读房价目前所谓的下跌。实际上一些地区的下跌只是低于预期,并非实实在在地低于先前销售房屋的价格。换句话说只是不涨或少涨而已。更重要的是,目前商品房成交量大幅萎缩,其样本已不具典型意义。比如,广州今年一季度累计新建商品住房网签为19792套,环比大幅萎缩近四成;上海今年3月份一手住宅(剔除动迁房及配套商品房项目)成交41.1万平方米,同比下跌近五成。可以看出,市场交易远远没有达到均衡状态,仅凭缩量状态的交易量数据无法洞悉全局性的房价变动。
其次,即使是一线城市,房价的走势也还不明朗。有热点城市中介告诉记者,局部区域4月以来中低价位二手房交易明显活跃,一些门店4月上半月的佣金收入几乎和2009年“小阳春”时差不多,不少买家在观望几个月没见到房价明显下调之后,已经“不抱幻想”,而选择购买。一些二手房主更是选择小幅涨价。
此外,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依然有上涨态势。比如,2月份虽是淡季,但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涨幅超过1.0%的城市仍有7个。而由于限购的“挤出效应”,部分非限购城市的房价上涨明显。
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虽然当前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止涨而非下跌” “最严调控”周年看楼市
xiez20092011-04-24 16:26:59 发表
此次会议要求“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努力增加市场供应,稳定市场预期,把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计划等安排公之于众,以便群众监督”。
“要彻底打破房价 屡调屡涨 的怪圈,唯有将 最严格的调控 进行到底。”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说。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