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位著名导演集体亮相。
南海网报道 “现在大家跟风比较严重,一窝蜂地拍3D电影,但对电脑技术了解并不多。”昨天上午,在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中外著名导演对话论坛”上,著名导演吴宇森一改往日的温和气质,激烈批评现在很多国内电影人盲目运用电脑特技,而忽视影片艺术情感。导演冯小刚也明确主张,如今的观众不要看烂片,要看故事打动内心的电影。
整个论坛围绕“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电影的类型化与电影工业”、“电影的电脑技术和电影艺术”等议题进行对话,中国导演韩三平、吴宇森、冯小刚、陈可辛,《黑天鹅》导演达伦 阿罗诺夫斯基、《狮子王》导演罗伯特 明可夫、意大利导演马克 贝罗齐奥、韩国导演郭在容齐聚一堂,现场的讨论气氛非常活跃。
艺术像小孩,商业像爸爸
在谈到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之时,达伦 阿罗诺夫斯基率先拿自己的《黑天鹅》来举例。他认为,这部影片能够在世界各地得到赞扬声,很大程度上在于“把个性化的故事和商业化进行结合”,否则,效果不会有现在这么好。“我在《黑天鹅》里首先看重这个故事,让观众觉得有意思,而不觉得厌烦。”他提出,艺术电影也可以融合商业元素,使得电影更好看。
陈可辛则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艺术性就像一个小孩,比较天真,而商业性就像一个爸爸,比较务实、势利,因为需要赚钱养家。我们需要天真的导演,也需要赚钱的导演。”不过,陈可辛认为,电影发展到今天,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界限越来越模煳,越来越不可分家。事实上,他导演的《甜蜜蜜》、《投名状》等电影,就把这两者结合得很不错。
刚宣布筹拍《温故1942》的冯小刚十分赞成陈可辛的比喻,并进一步做出“此一时彼一时”的形容。他认为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必须要出现娱乐性、商业性很强的电影,这样才能把观众拉进影院;而一旦市场好转,观众的需求很旺盛,电影的艺术质量就必然需要提高。“观众现在不要看烂片,不要看靠明星堆砌的电影,要看故事打动内心的电影。”他坦承,自己从拍摄《天下无贼》开始,就一直有意识地调整创作方向,让大众在娱乐之外有更多的思考,包括《非诚勿扰》等影片,也是在轻喜剧的背后去表达一些深层次的命题。
冯小刚还当场赞扬达伦 阿罗诺夫斯基和陈可辛的电影,认为他们的电影都是艺术和商业结合的典范。而陈可辛也不吝赞美之词,在他看来,冯小刚的电影从来不是纯商业片。“中国观众可以探讨更深层次的人性,对艺术性较高的电影也有好奇心。”陈可辛直唿,目前中国电影人生活在一个很幸福的年代,电影事业发展得很好,观众的水平也很高,导演可以拍摄艺术性偏高的电影。
类型片也要展现情感
目前中国电影发展很快,但类型仍然有限。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的导演郭在容表示,过去韩国电影的类型也分不清楚,他曾看过一部怪物题材电影,却不知道这到底是怪物类电影还是应归类于家庭情感题材片。他觉得电影分类之后,首先最大的好处是电影内容很清晰。“比如儿子要跟着爸爸去看电影,会问看什么样的电影呢?类型电影就很清楚地告诉观众,这是爱情片或是惊悚片,观众选择起来会更方便。”
郭在容以拍摄青春题材的爱情片闻名,而韩国类型片也正是从爱情片开始起步的。提起拍爱情片,他自然有所心得。他建议中国电影人,拍爱情片最重要的是把爱情和内心的感觉传达给观众,要在电影里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韩国爱情片正是从此出发,在类型片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