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华永道25岁美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既不是序幕,也不是落幕。据说,在加班强度密集的行业,即便是半夜,也是人来人往。“天天做,日日忙,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每晚灯火阑珊处,XXX,又加班,工作狂。”注释,此处XXX可以替换成IT程序员、管理咨询师、投行分析师、“四大”会计师、广告设计师等等职业。
当“过劳”成为工作带给你的命运时,你的选择与职业发展规划密切相关。在个人与行业之间寻求平衡点很重要。比如,你可以改变自己在过劳压力面前的心理弱点,或者有策略地和老板进行谈判以减轻负担,又或者干脆逃离那些过劳指数较高的工作……
在你隐藏的个性特征中,也许就有“过劳死”的致命因子。你是否懂得拒绝那些不一定需要承受的工作压力?你是否事事亲力亲为,不愿假手于人?你是否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完最多事情,并以此为荣?你是否面对“过劳”现状,以忍耐代替掌控,希望老天让这一切自然终结……本文采访多位心理学硕博士,听他们说说,哪些心理特质容易让人在劳碌面前迷失自己?
心理画像1:
悲摧的“被动”过劳者
你经常被迫加班吗?如果不幸进入一家以“勤”为企业文化的公司,或者身处有裁员压力的部门,又或者因为年龄和能力方面与工作不匹配而时刻担心工作不保,加班的压力就会很大。在“被动”加班中,最可怜的情况莫过于下班铃声响了,老板不走谁也不敢走。就算没什么紧急工作,也要把一出毫无必要的加班戏,演得认认真真。
到底什么性格容易被“过劳死”找上门?在本次心理调查中,80%的心理学者认为,在追求认可的价值观影响下,不懂拒绝压力,容易受他人暗示的心理特征,很可能是被动过劳者的致命原因。“加班很痛苦,可不加班又感到强烈的不安全感”,是一种典型的被动过劳者心理。
“但是,在难以承受的压力面前,每个人都有权利主动做点什么。比如,有策略地利用员工体检报告和老板谈判,或者干脆换一份更适合的工作,哪怕现在的工作如此体面。”为知名外资企业做EAP心理服务的杜鸣发现,越是对环境压力缺乏掌控,不善于说“不”,在诱惑和痛苦之间犹疑,不够当机立断的人,越容易采用忍耐的方式去适应“过劳”的工作,尽管他们极其不快乐。
心理画像2:
受推崇的“主动”过劳者
别以为被动过劳者才是“过劳死”的主要光顾对象。事实上,有一种主动的过劳者受到很多人的赞赏。因为他们常常代表成功、智慧和能力,很多男性的超级偶像诸葛亮正是其中的典型。他集智慧、忠诚、正直、廉洁于一身,辅佐刘备借荆州、占益州、入巴蜀、联东吴,可谓朝中之事,无分巨细,事必躬亲。当然,完美主义者诸葛亮先生的最后结局是鞠躬尽瘁,过劳而死。在本次心理调查中,90%的心理学者认为,具有完美主义心理特质的人容易过劳,他们对完美的欲望非常强烈,看重细节,事事亲力亲为,不累才怪。
70%的心理学者还提到了另一种容易导致主动过劳的性格特质。“心理学上常说的A型人格,也最容易成为主动过劳者。这类人看起来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我期望很高,把事业成功看做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为达成目标不惜代价。‘快’是他们的行动指南,总希望日程表排得满满,在最少时间里能做成最多的工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安南发现,尽管A型人格看起来更容易适应社会,取得事业成就,但付出的代价很大,比如更易患胃溃疡和高血压。
Tips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