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的“大牌”行为,不禁令人要问:ZARA,你到底怎么了?
2年内7上质量黑榜
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各大商场休闲裤进行比较试验,ZARA、G2000、速写、G-STAR、暇步士等多个知名名牌产品被检出不合格,主要问题存在于纤维含量、色牢度、甲醛、PH值等方面。抽检的57个样品中,有21个样品不合格,占近四成。其中,包括一款ZARA牌样品在内的6种样品纤维含量与实测值不符,占样品总数的10.5%。
以抽查不合格的ZARA休闲裤为例,上面标注的面料标签中称,“含棉量为75%、羊毛20%、涤纶5%”,而实际检测结果其含棉量为68.2%,比标注少了6.8%左右,羊毛则仅为10.6%,比标注少近一半。聚酯纤维,也就是涤纶含量为15.7%,超过标注的两倍。
记者查询发现,这已不是ZARA第一次登上消协黑榜。近两年来,ZARA已成为各地工商、质检部门不合格产品名单中的“常客”。
2009年8月,上海市工商局抽检在沪销售的凉鞋,检测显示ZARA凉鞋不合格。同年12月,北京市消协又检测到ZARA品牌一款外套大衣含绒量不合格。2010年1月,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不合格的部分羊绒羊毛制品、儿童服装,ZARA依旧榜上有名,其出售的一款婴孩夹克色牢度不达标。哈尔滨市工商局也在同期检测出ZARA的不合格服装。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8月至今,ZARA至少7次陷入“质量门”。

ZARA质量中外有别
ZARA接二连三地深陷“质量门”,在消费者中引发了集中的抵触情绪。记者在杭州一家主流论坛中发现,不少网友都在热议ZARA的“质量门”,负面情绪占了绝大多数。
“ZARA在国外也只是班尼路同线的品牌,到了中国,线上去了,质量下来了。”网友蘑菇嘟表示,ZARA质量“中外有别”。有网友跟帖说:“在巴黎看到的ZARA,质量比国内的好多了,国内ZARA产品的质量普遍比国外差。”有网友疾唿:“ZARA你已不是一两次忽悠消费者了!这年头的消费者,你伤不起啊!”
一位ZARA品牌的忠实拥趸朱小姐表示,她买ZARA的时候,主要就是看中衣服的款式,对质量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我买过ZARA的很多衣服,质量都有些小问题,比如线头很多。不过ZARA本来就是这样的,这个品牌的服装,理念就是穿一件扔一件,款式很流行,穿不久的。”
尽管对ZARA品牌有着特别的偏好,朱小姐仍然对其衣服质量抱有微词。“我买过一件中袖的雪纺衫,产地西班牙,穿过几次就容易变形,仔细看里面的边角做工粗糙,很多线头,买回来自己剪掉的。”朱小姐说,“还买过一件黄色的雪纺连衣裙,试穿的时候就觉得样子不错,买回来基本没穿过,因为总觉得哪里不对称,穿着不舒服。”
据悉,朱小姐买的两件衣服都不便宜,一件要四五百元,另一件也要三四百元。对于这样的价格买到这样质量粗糙的衣服,朱小姐也很无奈:“我主要是喜欢它的样子啦,就是质量再好一点么肯定更满意一点。”
ZARA始终选择沉默
针对ZARA屡屡出现的质量问题,记者试图对ZARA在中国的销售公司进行采访,但最后却无果而终。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