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27日在中国证券报独家发布的报告认为,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呈现以稳为主的特征,GDP增速为9.6%左右。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预计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5.0%左右,工业生产者价格(PPI)上涨6.8%左右。
报告预计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9.6%左右,继续在合理的潜在增长区间运行。一系列高频紧缩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抑制效应在3-6个月后逐步显现,有可能导致下半年经济出现小幅减速趋势。报告认为,目前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已经较大,M2增速回落至调控目标附近,货币政策需要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政策效果观察期。
当前经济增长进入稳定轨道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刺激政策逐步退出过程中呈现稳定增长的基本趋势,这与“十二五”规划主动调低经济增速,强调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等目标是相一致的,也表明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同比增速一度出现了大幅波动,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逐季大幅下滑,而2009年则逐季快速回升,2010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仍然受基数影响比较明显。但是,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回归潜在增长区间,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去年三、四季度GDP分别增长9.6%和9.8%,今年一季度增长9.7%,连续三个季度GDP增速在9.5%-10%之间。这表明宏观调控在熨平经济周期、保持经济稳定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详细]
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
2011年国家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从目前价格形势看,货币政策转向使需求拉动型物价上涨压力有望逐步减缓,但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消除。
一是输入性通胀有增无减,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扬。二是石油类农资、劳动力成本推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三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超出预期。四是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提高带来的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影响日益强化。五是去年翘尾因素的影响较大。上述因素使得保持上半年物价面临较大上涨压力。[详细]
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动向分析
工业生产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初步预计,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3.0%和14.7%。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高位趋缓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6%左右,增幅比一季度放缓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投资增速继续减缓。今年消费需求增速较上年将有所放慢。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5%左右,增幅同比减缓1个百分点。在整体外贸环境较好以及国内进口促进政策的推动之下,二季度进口增速仍将快于出口增速。预计二季度进口增长31%左右,出口增长25%左右,累计贸易顺差30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左右。受输入性通胀压力、翘尾因素较大等因素影响,二季度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初步预计,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0%左右,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6.8%左右。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我国对通胀的防控仍不能放松。但今年以来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实际增速均在下降,一系列高频紧缩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抑制效应在3-6个月后逐步显现,有可能导致下半年经济出现小幅减速趋势。因此,建议适度把握紧缩政策力度和节奏,注重观察政策落实效果,进一步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控通胀”的关系。从货币政策看,目前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已经较大,存款准备金率已升至20.5%的历史最高水平,M2增速回落至调控目标附近,因此,货币政策需要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政策效果观察期。
回复该发言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二季度GDP增9.6% CPI涨5%
2 回复: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二季度GDP增9.6% CPI涨5%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