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7月25日,峰景华庭限价房开盘现场。

2010年6月26日,金沙洲金沙馨园选房现场。

2011年4月18日,宏康和园限价房销售现场。(均为资料图片)

朱亚鹏认为,有些人只是担心今后买不到限价房而匆忙跟风购买。信息时报记者 何剑辉 摄
信息时报4月27日讯 广州5个限价房项目,开盘时都受到热捧,但因为生活配套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际入住率。有业主更坦言,目前买限价房只是无奈之举,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熬过”5年后,将考虑转让或出租,再回市区买房。
而针对空置率高的问题,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有关负责人昨日回应:限价房也存在退出机制,不能长期空置。房管部门将尽快查明空置情况,对不符合条件且空置房屋的进行退房。
配套不完善成后顾之忧
业主还是想“回城”
限价房销售时很火,但实际上入住时却出现了较高的空置率。对此,记者调查发现,因为配套不到位,一些购房者对限价房还是存在后顾之忧,不愿入住。
“配套跟不上就换房”
上周,在宏康和园限价房销售现场,等待买房的张先生就说,目前限价房小区周边配套的学位不是特别好,而且限价房5年内不能出租转让。而5年后如果出租转让或是有其他产权变动,都要交七成的收益给政府。这些因素都成为买限价房的忧虑。
张先生还说,他和妻子刚结婚不久,5年内不会考虑小孩上学等问题,“但如果5年后周边配套还是没完善,小孩子要读书的话,可能到时再想办法回市区买房。限价房不一定卖掉,可以拿去抵押,这样就不用交收益比例了。”
住在金沙馨园、已经怀孕的李女士也说,如果是5年后经济条件允许,不排除卖掉限价房后回市区买套配套好点的房。“现在虽然限价房周边配套不太好,但还是得买。因为不买的话,根本就买不起商品房,也不可能在今后考虑换房问题。”
多数受访业主想转让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朱亚鹏近年曾做过广州限价房政策评估课题,课题组专门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多个论坛上发帖询问,调查购房者关于转让的预期与意愿,预估限价房未来的转让率和二次置业率。
调查显示,打算转让限价房或二次置业的人数占据压倒性的比率。主要原因有:限价房产权不完整;限价房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方便;限价房质量无保证,户型不适用,配套设施不完善,周边环境差;周边教育机构缺乏等,大部分人只是将限价房作为在自身住房刚性需求和资金缺乏的矛盾无法解决时的一个权宜之计。
专家说法
要定期公布建设量
防止跟风买而不住
限价房在销售时常常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但交楼后却又出现买而不住的情况,该如何化解这种尴尬呢?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