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配件产业频遭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此次美国国内产业的立案申请,是继南非和澳大利亚对我国钢制车轮、欧盟对我国铝制车轮发起反倾销调查后,涉及我国车轮产业的又一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
而就在此前,美国商务部刚刚发布对中国非公路用轮胎“双反”案第一次年度复审终裁结果,称河北兴茂轮胎公司的补贴税率为30.87%;河北兴茂、杭州中策等6家公司的倾销税率为28.97%。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近年来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了诸多贸易救济措施,已经影响到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美国对华钢制轮毂进行“双反”调查
此次美国商务部发布的公告称,应美国钢轮毂生产商Accuride Corporation和 Hayes Lemmerz InternationalInc.申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钢制轮毂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其中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87087005.00、87087025.00、87087045.30和87087060.30。申请方要求对涉案产品征收30.25%——193.54%的反倾销税和微量反补贴税。
据悉,此次被调查的钢制轮毂主要包括轮盘及轮圈,直径在18英寸-24.5英寸之间。该产品使用于轮胎,但无论是否附着轮胎或轮轴,都在申请调查产品范围之列。
根据相关的法律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今年5月16日对该案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初裁。若为肯定性裁决,美国商务部将对该案继续进行调查,并将于2011年9月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初裁。
此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已于4月5日就此案正式立案,开始损害部分的调查。这是美国对我国汽车零配件产品发起的首起“双反”调查。
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美国是该产业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如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该案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的肯定性裁决,将对中国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本报记者了解到,2010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钢制轮毂2755000个,总价值为8044万美元;2009年美国自中国进口1941000个钢制轮毂,进口额为6089万美元;2008年美国自中国进口了总价值为10951万美元的钢制轮毂3100000个。我国钢制轮毂出口美国的数量以及贸易额在2009年急剧缩减近一半。
分析人士指出,出口额仅仅一年就下滑近一半,是很不正常的现象。首先没有类似日本大地震这样巨大的天灾发生,其次,在2008年之后汽车业并未出现明显大萧条,反而是一个急速恢复的时期。所以急剧下滑显然是政策原因。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进行贸易救济措施已成习惯性举动,这不仅损害了其本国汽车产业对钢制轮毂的刚性需求,也极大地伤害了中国钢制轮毂制造商的感情,令各贸易国对其经济政策稳定性产生了不信任感。
商务部、机电商会、涉案企业合力抗诉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近年来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了诸多贸易救济措施,已经影响到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姚坚指出,美国之所以长期以来在中美贸易中设置壁垒,源头是认为中国对美国存在贸易顺差。但是中美贸易之中不仅有货物贸易,还有服务贸易,目前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对中国有100亿美元的顺差存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