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人横扫纽约,热则4比1淘汰76人。若论分数,游刃有余。但看细节,各有各细节可以提升。
热赢76人的四战,三战是磨到最后三分钟锁定大局。韦德、勒布朗、勒布朗的个人攻击尚可,但常规赛的老毛病:角色球员还是不太融入进攻。具体来说:
热的防守主打两种套路,或常规赛惯有的强势协防(缺点是轮转不及会漏出投篮空间,常规赛被凯尔特人打这个七寸若干次),或直接上联防。但在这两种风格的取舍之间,还不是很娴熟。对76人,第一场的反败为胜和第二场的大胜都和适时采用联防有关,但第三到五场则没抓好时机。
而进攻端可说的问题,则要多一些。
勒布朗持球做半场组织时,队员们缺少无球移动,落位偏慢容易被对手封杀,于是经常会演变为24秒快要走完,勒布朗或韦德只好单打的窘境。实际上,热队除了攻防转换时节,一直缺少把节奏推起来的举措,而慢一拍通常就会错过稍纵即逝的机会。如果不推起速度来,则对76人的半场攻防都常陷于泥淖,你可以想像,热对阵凯尔特人老辣的半场拉锯会是怎么个状况——勒布朗的半场持球进攻是个什么路数,应该如何防守,凯尔特人早就熟透了。
实际上,常规赛热已经觉察到此问题,常规赛最后一个多月迈克·毕比的首发、勒布朗持球的减少、小球阵容和三巨头的得分,都是为了改善组织出球的问题。但季后赛暴露出的第二个问题:三巨头+大Z+毕比的首发总显得慢一拍,所以每到比赛最后,总是马里奥·查莫斯+安东尼+三巨头在场上。这套班子的防守、运动能力更好,但进攻却略显单调。76人本系列赛经常放空安东尼或大Z,以期在防守时可以局部占优——比如76人防韦德就是通过大量内线补位夹击,降低了他的命中率。说到底,热的内线还是少点威慑力。这点和角色球员们难以融入,都属硬伤,急难修改。所以,热最后还是比较单一:除了三巨头外,就是依赖反击和角色球员拣漏了。
凯尔特人横扫纽约的前两战,其实都赢得极险,属于最后时刻定胜负,这功劳当然得记在里弗斯的暂停战术设计上。而比赛的内容,也很让人悬心。
甜瓜第一场18投5中显示了凯尔特人对王牌箭头的控制,但那一战斯塔德迈尔的高效率让人悬心:凯尔特人的防守一向以密集强侧为特点(如今的公牛亦然),但弱侧保护不够,就是说,对手左右开弓,凯尔特人只能控制好一个。毕竟,托尼·阿伦离去之后,凯尔特人的翼侧防守没有了专业橡皮膏,非常依赖内线补防;而KG、小奥尼尔虽然活动范围大堪称巡逻艇,但毕竟不是三头六臂。对付热队时,勒布朗和韦德两个人,凯尔特人集中注意力对付哪一个呢?
第二个问题在于内线。自打全明星赛后帕金斯一走,凯尔特人的禁区问题就被天天讨论。鲨鱼的伤势暧昧不明,导致凯尔特人的内线终究短一口气。对纽约毕竟还好:本来纽约也不以内线见长,小奥尼尔和KG终究过得去。但对付热队,禁区少那么一块巨石终究是问题。凯尔特人季后赛的后场篮板并不见佳,基本是靠全队一起上扑下来的。而对付热,补突破、封外线、包夹、锁后场篮板,内线们人手未必够,补不过来。所以,内线的轮换、防守细节和鲨鱼的健康,是凯尔特人系列赛的关键。
末了是一个经典的老问题:凯尔特人对纽约第三场,基本是皮尔斯+阿伦两个人三分球投下来的。实际上,凯尔特人的优势就是人人能挡,个个擅投。但缺点?季后赛这一段,凯尔特人对内线的攻击基本靠大量掩护制造(比如KG第一、第二场那两记关键球),但直接袭击篮筐的手段?稍微少了一些。
所以和热队类似,凯尔特人也不能过于依赖半场进攻。虽然理由不同——热是进攻手段偏单一,凯尔特人是过于依赖跳投。于是,凯尔特人也需要提起速来,把他们的转换进攻和追身三分统统搬上台面。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