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邢飞)北京4月楼市在不足三成的开盘状况下冷清收场。北京浙商商会副会长陈俊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北京今年开盘量偏低除了与调控有关外,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黄金时期已过,经济发展快、辐射大的二、三线城市将成为未来楼市热点。
据亚豪机构统计,原计划4月推盘的项目有34个,截至昨天,开盘的只有10个,开盘率不足三成。开盘量大幅降低直接影响了楼市成交量。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数据显示,4月一手住宅成交量约6500套,同比降46.7%;成交均价约为21500元/平米,同比降5%。
随着成交量持续低迷,开发企业融资难度越来越大,开发企业意识到加快资金回笼才是当务之急,今年前几个月持续低迷的开盘情况有望在即将到来的5月被打破。北京中原地产调查显示:预计在5月份开盘的41个项目中,城六区仅有12个,而郊区高达29个,占70.7%。按照区位划分,五环外项目甚至占到供应量的八成以上。
“最近有不少北京开发商找我商量销售策略,不过,我们的兴趣和重心已经转移到二、三线城市。”北京浙商商会副会长陈俊表示,未来北京楼市将出现“量跌价稳”格局。
在陈俊看来,一线城市房地产经过十年的发展,土地、房价等面临“成本大、空间小”的制约,而广大二、三线城市正处于城市化大发展时期,“空间大、刚需旺盛”,将成为未来楼市热点。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