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元指数自今年1月中旬见高点后持续回落,但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有色金属价格并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而且近期在美元指数下破去年11月低点时,有色金属依旧振荡回落,国内甚至屡现杀跌现象。显然目前金融市场已经转换焦点,不再把美元贬值作为重点。
中国方面,国内央行自去年开始已经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且自去年10月后进行了四次加息,而这也显示出政府抑制通胀的决心。由于最近两次加息的时间点分别是在国内春节假日末和清明假日末,因此近日市场出现国内五一假日期间央行将再次加息的传言。连续的货币紧缩减少了市场流动性,而且紧缩的预期也在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取向。
欧美方面,4月初,欧洲央行在通胀率连续四个月超过2%警戒目标且继续攀升的压力下,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25%,这是2008年全球三大经济体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以来的首次加息行动,也是欧洲央行成立以来首次在美联储之前提升基准利率。而4月期间,美国一系列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因而国际金融市场预期美国将如期结束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4月27日,美联储麾下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将如期在6月底结束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且未宣布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同时鉴于美国经济回升势头尚不稳定,仍维持0—0.25%的现行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综合来看,目前欧美开始关注通胀问题,前期宽松甚至超宽松的货币环境难以为继,这势必削弱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从而使商品属性逐步占据主导。若商品本身基本面较为疲弱,供大于求,该商品回调幅度可能更大,时间更长,而国内外锌就属于这样一个品种。以4月中旬以来的调整行情为例,截至4月27日,国内锌回调幅度超过8%,铜约为5%,而铝为0.6%。
目前国内外锌库存庞大,且仍在持续攀升。截至上周末,上期所锌库存和期货仓单分别达到389628吨和336102吨,均刷新上市以来新高。虽然目前是国内有色金属传统的消费旺季,但今年旺季不旺特征明显,国内锌两大消费领域——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均出现下滑。总之,在目前国内锌产量数据未见明显下滑的情况下,消费下降加重了国内锌供大于求的程度。技术上,自去年年底以来,沪锌逐渐构筑了一个跨度长达近5个月头肩顶雏形,而上周末则跌破头肩顶形态的颈线,因而下跌空间可能已经打开。未来投资者应从前期振荡操作转为逢高抛空,并关注17000元/吨一带的支撑强度。 (作者单位:中航期货)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