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音乐射击创意之作《伊甸之子(Child of Eden)》最新预告片“The Mood”(情绪),讲述“通感”,每一个动作都有声音,每一种色彩都有感情,《伊甸之子》将带你体验游戏的情感。这种情感并非叙事性的,而是更直接的看、听、接触等感官上的情感。先看看预告片吧,然后再听我细细讲来。(通感的解释请看文末注释)
《伊甸之子》游戏介绍
如果按现有的游戏类型划分,《伊甸之子》应该算是介于节奏型音乐类型和轨道射击类型之间的一款作品,开发小组是水口哲也带领的Q Entertainment,发行商是育碧。2010年E3首次公布,对应平台为PS3和X360,同时对应PlayStation Move和Kinect两种体感操作。水口还宣布会随游戏推出一款紧身衣周边,在紧身衣的各个部位可以携带4支手柄,手柄贴紧身体以提供震动感应,让玩家更好地感受游戏的节奏,更深地融入到游戏中。
故事
虽然本作如此抽象,但还是有一个故事:玩家的目标是从病毒的袭击中拯救即将完工的Lumi工程,工程一旦完成,就能在伊甸中重现人类的人格,这个人工智能AI和《Rez》的世界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玩法
游戏玩法很直接,玩家要射击屏幕上不断出现的各种物体,每个物体被破坏时都会产生音效,有两种射击方式:和《REZ》一样的锁定射击;发射持续能量的加农炮。使用Kinect进行游戏时,玩家用手部动作控制锁定框,拍手切换武器,Move的操作方式未公布,传统手柄也可以正常进行游戏。
关卡
游戏将包含5个关卡,每个关卡成为一个“档案”(Archive),目前已经公布了3个关档案的名称:Matrix(矩阵)、Evolution(进化)和Beauty(美),每个档案都可以重复游戏,根据玩家上一次游玩的风格和表现,再次游戏时,同一个关卡会有不同的表现。
目前,本作定于2011年6月14日发售。
游戏中的通感
《伊甸之子(Child of Eden)》的制作人水口哲是将“通感”的概念引入到游戏中的第一人,当年的第一款通感作品是PS2和DC双平台的《REZ》(2001年发售,2008年1月HD化后移植到X360平台),这款将声音、画面和射击系统连在一起为玩家提供联通各种官能的作品是一次大胆的探索。《伊甸之子》可以看作是《REZ》精神上的续作,对应X360和PS3平台,2010年E3上,水口亲自上台用微软X360的体感控制器Kinect演示了一段实机游戏,游戏的机制将玩家手部的操作动作、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完美联合在一起,你的动作造就画面的改变、控制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极具抽象艺术感的整体风格也许很难被普通人理解,但是那不重要,你只要将身心投入到操作、音乐和色彩中就能感受到游戏的情感,让人达到一种传统游戏无法给予的至高感官享受。
▲《REZ》的游戏画面,可以看出和《伊甸之子》的非常相似。
想必真切体验过《REZ》的朋友不难理解这种感觉。如果《REZ》比较久远而且过于小众的话,更简单的通感例子也可以在水口制作的PSP创意方块游戏《音乐方块》中体会到。
回复该发言
你未见过的美丽 通感作品《伊甸之子》新预告片
2 回复:你未见过的美丽 通感作品《伊甸之子》新预告片
xiez20092011-05-03 00:36:04 发表
▲《音乐方块》游戏画面,被称为声光的谜题,是PSP上最优秀的原创游戏之一。
▲续作《音乐方块2》将“MUSIC×PUZZLE”(音乐×解谜)的概念发挥到极致。
文学作品中的通感:通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隐喻。指利用心理感受间的交叉联系使文学形象具有更为强烈、鲜明的的情感色彩或情绪感染力的一种修辞方法。其所利用的感官联系,是一种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高级感知能力。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的手段,通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作品当中。
通感在艺术形式上的延伸: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回复该发言
▲《音乐方块》游戏画面,被称为声光的谜题,是PSP上最优秀的原创游戏之一。
▲续作《音乐方块2》将“MUSIC×PUZZLE”(音乐×解谜)的概念发挥到极致。
文学作品中的通感:通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隐喻。指利用心理感受间的交叉联系使文学形象具有更为强烈、鲜明的的情感色彩或情绪感染力的一种修辞方法。其所利用的感官联系,是一种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高级感知能力。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的手段,通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作品当中。
通感在艺术形式上的延伸: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