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4号反应堆在当时苏联的乌克兰地区发生爆炸。这是在核工业史上最严重的灾难。爆炸产生的强辐射向四周扩散,截止到2006年,乌克兰、俄罗斯及周边国家已有数千人因此丧生。苏联政府由于没有第一时间警告居民而遭到指责。城市居民最终被疏散,政府划定了一个约29公里的隔离区,环绕在废弃的电厂的周围。
切诺贝利电厂的大部分职工所居住的城市皮亚季(Prypiat)就在禁区之内。这座有44000人居住的城市距灾难现场不足5公里,在事发后60小时内该市便完全撤空。皮亚季估计在未来若干年内仍然不会被使用。据估计,由于辐射的原因,该地区在几百年内都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来源:BBC]。
有些勇士不顾危险,闯入了禁区,甚至进入了皮亚季。他们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有的人甚至带回了一些东西。皮亚季城早被绿色植被覆盖:过去的足球场如今成了森林。熊和鹿等野生动物在倒塌的建筑物内漫步。时间仿佛在皮亚季城凝固。床上仍然铺好了被单,旧校舍里摆满了课桌,为五一劳动节庆典准备的饰品仍旧装点着这座城市。皮亚季曾经是一座相当繁华的城市,有不少高楼大厦和一个游乐园。今天,摩天轮仍然耸立,但碰碰车已经锈迹斑斑。植被替代了混凝土和人类的痕迹。
更多精彩:沉没在大海中:11个海难故事

亨伯斯通(Humberstone)位于智利,作为硝酸盐采矿中心始建立于1862年。 1925年,英国矿主增加了对小镇的经济支持后,该地更名为亨伯斯通。
亨伯斯通和邻近的圣劳拉由于共同进行硝酸生产都蓬勃发展了起来。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此地作为硝酸盐产地和加工中心进入了鼎盛时期[来源:Nuestro]。硝酸盐是肥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30年代,一种廉价的合成替代品出现,结束了硝酸盐(也称为硝石)的时代。
随着硝酸盐的开采日益减少,亨伯斯通和圣劳拉的重要性也随之日益减弱。城镇慢慢死亡,直到30年后被完全废弃。工厂的办公场所直到1961年才被彻底关闭。
最后一批居民离开后,这座城镇就始终保持原样,从沙漠吹来的黄沙在被遗弃的学校和剧场中飞扬。工厂里,机器仍然在,职工宿舍也在,只是因为磨损显得有些破旧。亨伯斯通酒店的游泳池里已经没水了,但是跳板还摆在原地。
亨伯斯通和圣劳拉最终迎来了转机,这次是作为一座巨大的博物馆。虽然城市被遗弃了。但是城镇精神从来未被遗忘。智利工会在亨伯斯通和圣劳拉聚集了新的力量,它们对全球农业的发展的贡献也是无法估量的。更重要的是,乡民能够克服恶劣的荒漠环境坚强求存,这就给了智利政府一个充分理由来重视和纪念这座城镇。
1970年,智利政府宣布将两个城镇定为国家古迹。2005年,它们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这足以保障城镇免遭破坏,也有助于日后的进一步的保护工作。
并非所有城镇都如此幸运。在亨伯斯通和圣劳拉被宣布为世界遗产的同一年,底特律市被遗弃的住房却高达一万两千家。在下一中,您将了解到底特律的废弃城区。
更多精彩内容:同居可以取代婚姻?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