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开门红”行情未能引发大盘K线形态上的进一步强势。周三早盘低开后,沪综指一路震荡下行,市场多头难以组织起有效抵抗,在2900点、半年线相继失守后,沪指收盘再次创出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目前来看,市场持筹心态依然偏弱,半年线无法形成支撑,市场抛压开始加重。在信心缺失的情形下,“红五月”行情恐难以兑现。
担忧情绪明显提升
以往经济数据公布前夕,市场通常是观望情绪占据上风,但此次市场却在两连阳后再度创出阶段新低,恐慌性抛盘涌现。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市场预期受到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1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都处在合理水平,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也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巩固和加强前期调控成果,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从报告内容来看,依然强调稳定物价与管理通胀的政策。我们认为,通胀压力在二季度很难得到减轻。今年一季度,央行已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2个百分点,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5个百分点,在通胀影响周期仍可能延长等背景下,市场对紧缩政策担忧情绪呈现出升级的态势。
市场在担忧紧缩政策加码的同时,对股市未来可能出现的扩容亦存在担忧成分。由于此前投资者预期紧缩政策不是针对股市,因此在一季度行情中,四次提准与两次加息并没有阻止大盘的上行。但是,在《201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指出要进一步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支持企业采取股权、债券等融资方式筹措资金。如果一方面采取紧缩政策收紧流动性,一方面又在股市加大融资力度,在缺少供给与资金分流效应下,市场心态不可能不产生悲观转变。有数据显示,4月份共有24只新股登陆A股市场,其中有16只新股上市首日即告破发,单月首日破发率达67%。在存量资金本已有限的背景下,扩容步伐不变对A股市场走势无疑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回避风险 降低仓位
从技术形态来看,大盘在下跌中继形成后,重心再度下移,使得整个均线系统发生了变化。目前5日均线在下穿60日均线后,有望“死叉”半年线,而其他10日、20日等中短期均线也在调头向下,一旦中期趋势彻底破坏,后市调整时间将随之延长。
行情已经运行至二季度中期,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把握市场机会的困难加大。在总体操作策略上,建议投资者应以降低仓位、回避市场风险为主。对于股价处于高位、缺乏估值动力的个股,应该逢反弹进行减仓操作。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可以适当参与医药、电力、纺织服装等防御性品种。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