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骗业主签委托公证 5万差价轻松进腰包
 
业内人士称,中介拿到诚意金,就可以“套牢”买家。制图/杨志成
新快报记者与读者联手再曝中介骗人伎俩
昨日,新快报“记者卧底房产中介揭交易内幕”报道揭露了一些房产中介的骗人伎俩,包括,第一招:无中生有,假房源引顾客;第二招:抛砖引玉,贴求购广告钓房源;第三招:瞒天过海,让利中介费其实是幌子;第四招:欲擒故纵,中介导演三方谈判。出街后,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纷纷致电新快报,披露在房产交易中的被骗经历。今天,新快报再次揭露房产中介的诸多骗术。
相关阅读:新调查·房产中介交易内幕(一)
第5招 反客为主
说服先交一点 就此套牢买家
“业主在外地,他怕回来后你又不要了,所以你先缴点诚意金让业主安心”、“缴诚意金更显得有诚意嘛,我拿着你的诚意和业主谈价格,成功率会更高……”看房后,只要买家透露“满意”的意思,即使不签约缴定金,中介仍会死缠烂打地建议买家先交诚意金。
4月20日,在中原地产天河东分行,卧底记者目睹了中介业务员与买家就交多少诚意金而讨价还价的过程。业务员先搬出“诚意金数目公司有严格规定”的理由,再提出“至少交一万元”,到最后无奈“多少缴点,意思一下”。
由于买家态度坚决,诚意金由最初的2万元降到3000元。有业内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介之所以对诚意金如此青睐,是因为有了诚意金,就可以“套牢”买家,也有了与业主谈价的资格。
有业界“前辈”向记者解释,拿到这笔钱,就掌握了主动,就能牵着买家的鼻子走。并且,许多公司规定,下了诚意金的订单,其他同事不能再介入。为避免客户“跳单”,中介业务员都希望拿到诚意金作为交易“保险”。
昨日,读者黄先生就称自己就遭遇了这样的麻烦。去年7月,他通过中原地产白云区某分行看中一套房,在中介要求下缴纳了1万元诚意金,后来交易不成,他要求退钱,中介却提出必须重新签订看楼纸才能退钱。
知情人士建议,买家在交诚意金时一定要看清楚中介所附加条件,以避免到时拿不回诚意金。
第6招 偷梁换柱
假单骗来业主 够胆促成交易
记者卧底中原地产新桥怡分行期间,几次被经理邹小姐叫去“传授经验”。邹经理是上世纪70年代人,从最初连电脑都不会用,一步步坐到今天的位置。据她说,心得就是“够胆”。
“你告诉业主,我这客户是在中信上班的白领,女孩子,很爱干净,业主当然很高兴,你问底价也就好谈”。
“如果没有这样的客户呢?”记者问。
“没关系,我给你讲一个我的例子。”邹经理说,她之前做过一桩单,房子在广州,但业主在香港,没有客户他不愿回来。为了抢业绩,经理自己做了一份收据和合同,传真到香港,让业主相信已有顾客下定,答应第二天马上赶回。
“其实我还没有找到有意向的客户,我跟业主说好后,连夜联系客户,拖过去看房。第二天业主回来,我又跟客户说,你看这个业主特地从香港赶回来,他是很有心卖的,所以这个价格很难得”。拍板后,拿合同给业主,“业主很奇怪,之前不是说100万元嘛,怎么变成98万元?我说,本来是谈了100万元,但是回去她老公觉得贵,你看她真的很有心买的,这个价钱可以了。”
就这样,一单百万元的生意就在虚假传真件的铺垫下谈成了。
第7招 阳奉阴违
联手业主提价 从中分红五千
除赚取高额中介费外,有些房产中介甚至还染指“房价”——抬高房价后,与业主分成。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