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场呈现整体性调整,主要指数全部以绿盘报收,其中大盘股跌幅相对较少,上证50下跌1.76%,沪深300跌幅3.25%,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跌幅颇大,中小板下跌5.97%,创业板下跌9.15%。
导致最近一段时间市场疲弱表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金高仓位使市场失去短期动能。其次,一季报业绩不及预期导致市场出现调整。第三,极端的投资者行为可能是导致部分中小股票被绝情抛弃的原因。第四,也可能是本次调整的真正原因,在于投资者对中国快速老龄化的担忧。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有三个数据超预期:一是人口增长率超预期下降。二是人口老龄化速度超预期。三是城市化速度超预期。人口红利的迅速消失可能会降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低端劳动力的减少将使中国保持相对长期的温和通胀。而破解我国人口约束难题的出路在于产业高级化,这就是我们所定义的第三次工业化,实现传统产业的复兴。
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的分化是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主要特征。年内上证50指数上涨6.90%,沪深300上涨2.06%,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跌幅分别高达9.86%和19.77%。短期看人们会为不同公司的业绩低于预期找到“合理”的解释,中小盘股票在大幅下跌后有望企稳反弹。但当2、3季度季报业绩继续低于预期之后,恐会继续下跌,“连年持续高增长”的故事才会得到彻底反省。
对宏观经济政策继续紧缩的担忧是导致市场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认为目前的经济仅是“虚热”,缺乏大幅紧缩的基础与条件,因此政策方面的相对缓和是基本思路。
A股处于震荡时代,对于经济基本面无需过于担忧,预期政策面也将相对温和,2700-2800点将成为估值和政策认可的底部区域,目前下跌空间不大。投资者应继续把握“传统复兴”主题,便宜就是硬道理,看好装备制造、精密仪器、优势化工、银行等板块。食品、商业、医药等消费板块中的部分较高增长公司接近20倍市盈率,已经进入寻宝阶段。而对于新兴股票,需要在下跌和反弹中把握卖出机会。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