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汉王发布公告,预计一季度将有4000万~5000万元亏损。虽然汉王科技产品线众多,但毋庸置疑,占其营收七成多的电子书是其目前最核心的业务。对于汉王的亏损,人们也众说纷纭,最集中的观点是,电子书已经是一个“即将消失”的产品类别,而汉王的亏损也是必然的。
真的是这样吗?
IDC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电子书市场的全球总出货量达到1080万台,其中美国市场占72.4%。随着电子报设备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彩屏电子书产品步入市场,以及数字书刊和期刊涵盖越来越多的体裁和语言,到2011年和2012年这一数字将分别增至1470万台和1660万台。根据这一预测计算,2011年和2012年电子书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6%和13%。我们看到,13%的增长率已经和目前的PC市场相近。从这一结论来看,电子书只是结束了爆发式增长,进入了平台期。

从疯狂到理智
2010年年中,iPad销售火热之时,“电子书会让位给iPad”的言论就已经出现。然而,2010年12月,Kindle再次创下160万台的销售记录,与iPad相差无几。
平板电脑与电子书真的存在完全替代的关系吗?记者在采访中目睹了两位用户的激烈辩论。“iPad的画面确实细腻,但你试试在阳光下看书,眼睛非常累。而且, iPad几乎每天都要充电,读一本书读到关键部分时候没电是什么感觉?”支持电子书的尚姓用户如是说。
ChangeWave Research进行的一项新的消费者调查显示,在10个考虑购买电子阅读器的消费者中有4个人打算购买苹果的iPad,但已经购买了电子书的用户中仅有25%认为,如果在他们购买电子书时iPad已经上市,他们会购买iPad。这说明,对于体验过电子书阅读器和iPad的阅读体验的用户来说,电子书阅读器依然占据一席之地。
也有不乐观的声音。Enfodesk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1年第1季度中国电子阅读器销量达到30.42万台,出现环比负增长,增幅为-4.28%。事实上,四季度是电子书的销售旺季,如果和2010年第一季度相比,2011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量增长了24.77%。
不过,与之前的火热相比,24%的增长率已经足以让曾经头脑发热的人们冷静下来。当增长率仅在这一水平时,一掷千金进入这一市场已经显得不划算了。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09~2010年,中国有40个品牌的手持阅读终端出现。今天,这些品牌大都销声匿迹了。毋庸置疑,与手机、PC以亿台计算的市场空间相比,全球不到两千万的市场容量可以允许几家大型企业稳定获利,但并不能容纳过多品牌的参与。
随着增长放缓,电子书的利润空间正在不断缩小,价值链条开始发生变化,除了要靠内容获取利润之外,也开始从单纯的阅读出发与行业需求进行整合。
今年年初,亚马逊将新款Kindle电子书价格调至139美元,相对美国的购买力,这一价格已经相当低廉。但是,在亚马逊平台上,电子书销量已经超过了平装书15%。
2010年4月17日上午,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元桥小学五(2)班同学不用传统教材,人人捧着一本“电子书”,上了一堂特别的课。这是扬州在电子书应用方面做出的尝试。
这些例子说明,电子书依然存在其发展空间。不过,进入稳步增长时代,厂商要更理智,疯狂扩张已经不再现实,步子收小一点,多寻找新的市场机遇,是当前更好的选择。
收放之间的平衡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