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B/BD/BD28D2B20BF3EC3FC877F07153DB1C55.jpg)
在狱中的曾锦春。
2006年前后,湖南郴州发生了令世人震惊的贪腐窝案,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原市长周政坤、原纪委书记曾锦春、原组织部长刘清江、原宣传部长樊甲生、原副市长雷渊利相继被查。除雷渊利外,其余5人均位列中共郴州市委11人常委领导班子中。
郴州腐败窝案也以涉案面之广、涉案人员层级之高、涉案手段之恶劣,引发了民众对腐败痼疾的深度关注。
知名学者王明高致力于反腐研究10余年,在上述窝案主角入狱期间,曾多次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一道前往访谈调研,并形成《巨贪曾锦春》一书,日前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王明高说,这6个人中,除樊甲生意志消沉外,其余5人都在访谈中对自己进行了深入反省,对于目前权力监督和反腐败中存在的制度漏洞,也作了深中肯綮的剖析。
王明高说,这些人在位的时候也许暗藏机心,勾心斗角,但与他们分别访谈时却发现,对于体制机制中的问题,他们有着认识上的高度一致。这些落马者相互之间的评价,也为了解他们的更多侧面提供了新视角。
从访谈中可见,好几名落马者都表示要以自身经历为模板写反腐小说。曾锦春甚至已经完成了一部35万字的小说,题目叫《贿孽》,内容主要是写他的受贿情况和与情妇的生活。
以下内容节选自王明高与他们的对话实录。记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他们在若干问题上都有类似的感触和体悟。因此,记者在整理时,按照话题的相似性进行了归类,以更好地告诉读者这些人在落马后普遍在反省、思考些什么。
民主集中制成了一种形式
李大伦:以前我在郴州,很多事情都是我说了算,我就是老大,我说了谁敢不听?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干涉经济方面的事情,我说现在全党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我是地方的党委一把手,我当然应该管,他们哑口无言。
我在任时,郴州的这个项目搞不搞,搞在什么地方,行不行,市长都要请示书记。在郴州我李大伦书记说的话,到了一些部门畅通无阻。
作为制度和体制来讲,郴州的班子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我作为班长,当然有责任。
曾锦春:他(李大伦)和我差不多,特别霸道。当时在郴州,人、财、物都是书记说了算。李大伦在位时,郴州市常委会开民主生活会是流于形式,李大伦让大家提意见,都是唱他的赞歌,有点意见的也只是提建议,轻描淡写,从没有人重点讲过存在的问题。
曾锦春:市委书记的权肯定比纪委书记大,制约市委书记肯定比制约纪委书记难,市委书记对纪委书记不满意可以换掉你。所以同级监督很难,需要上级加强监督。
李大伦:作为地方一把手,权力太集中,有的地方一元化、一人化领导很严重。
对此我有三点看法:一、要适当分散和制约党内一把手的权力,纪检监察干部、检察长、法院院长,这些人应不受地方党委书记的制约和牵制。二、扩大差额选举,特别是要逐步实现对党政一把手的差额选举。三、进一步完善对一把手的追责机制,真正做到对人民群众负责,人民群众的分量越重,就越能向老百姓负责。
周政坤:对一把手的制约、监督、教育十分重要……在官场,跟领导想法不一致,你就很难提拔。
刘清江:关键问题就是一把手的权力特别是党委书记的权力过大。有的地方一把手权力过大,民主集中制成了一个形式,我当过一把手县委书记,亲身体会到这一点……一把手不表态,你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动。就我的任职经历来看,有的地方不按照制度规矩办事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时甚至靠一把手一句话来处理事情。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