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深圳某品牌开发商旗下楼盘因降价销售了上千套;5月3日,有媒体称全国多地楼市回暖,深圳上月住宅均价环比涨幅最大……于是不少人认为深圳楼市“繁荣”再现。事实果真如此?昨天,记者实地探访了多个楼盘销售处,采访了多位业内资深研究人士,才发现原来只是“回暖”假象,深圳楼市仍笼罩在浓浓的观望气氛中。

买还是不买?消费者仍在观望。(资料图片)见习记者黄京摄
A
现象:降价盘一天卖了上千套
4月30日,某品牌地产的两个项目在深圳率先进行降价促销,据称销售均价在降价后相当于打了八折,每平方米才9000多元,比周边楼盘低了约2000元。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上千人排队登记选房,开盘日现场遭遇千人抢房,场面火爆。该地产表示,到场客户近5000人,截至当日下午2时,所有房源都被抢购一空,销售上千套。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地产的降价有两个原因:一是政策的压力,相关部门的“限价令”使其只能被动降价;二是这两个项目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同区已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楼盘超过10个,可售一手房在一万套以上,为了销售业绩需主动降价。
多地楼市呈现“回暖”势头
前天,某媒体报道,中国指数研究院5月3日发布“百城价格指数”,4月份全国100个城市的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上涨了0.4%,天津、北京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35%和0.14%;其他8个城市的价格则呈现环比上涨,涨幅皆在1%以内;深圳涨幅最大,环比上涨0.57%。
该报道指出,受国家密集出台“限购”、“限贷”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影响,全国各地楼市一度表现低迷。但近日全国多地区楼市开始呈现回暖势头。“五一”小长假期间,有部分开发商为试探市场对价格小幅松动,多个楼盘涌现抢购风潮。
正是因为上述情况,市场上有一部分声音认为,深圳楼市也开始回暖,“繁荣”再现,新房成交量将逐渐上升。
B
调查:深圳楼市“回暖”只是假象
世联地产研究部总监王海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市场是否“回暖”到售楼部就可以了解真相。近日,记者先后到福田、南山、宝安、龙岗的在售楼盘销售中心踩点,发现大部分都是门可罗雀,销售冷清。
记者首先来到前文所说的龙岗降价开发商项目周边楼盘,发现尽管多个楼盘的价格或多或少都有下降,但消费者仍不买账,售楼处的市民依然较少。
在宝安的某新盘销售中心,记者看到,虽是上午11时多,但大厅内很安静,只有一两个看楼者。过了一会,忽然来了20多个参观者,有老人、小孩,也有青壮年,还有领队。经过仔细观察,记者才发现是某网络组织的看楼团,这些人的到来使安静的销售大厅顿时热闹起来。
但是,看楼团员除了坐下来又吃又喝外,对正在销售的新盘一点都不感兴趣。十余分钟后,这批人坐车离开了,销售大厅又恢复了安静。
在记者到过的销售中心,都有一个共同点:销售人员态度比较好、有问必答,他们人数比看楼市民多,多数时候都非常安静。根据王海斌的观点推论,上述情况表明,深圳楼市并没有“回暖”。
4月成交量环比大幅下降
市规划国土委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4月份,全市一手住房成交套数、总面积分别为1879套、16.13万平方米,比3月份的2666套、22.82万平方米下降29.5%和29.3%;均价为20295元/平方米,比3月的19424元/平方米轻微上升4.29%。
回复该发言